11月22日,“相与象——张梦柔的光年时空”在中国美术馆3号厅揭幕。
开幕现场嘉宾合影。
首批观众踩着光影扎了进去:有人凑在二十四节气作品前,指尖虚虚跟着笔墨里的季节纹路划动;有人对着“八斗”系列里半透明的生命轮廓愣神,转头和同伴低语“像把记忆浸在了颜料里”。
研讨会现场。
隔壁研讨室的对话正热乎:张梦柔聊起自己跟随林顺文老师研学古代壁画的经历,“那些千年肌理,让我懂了‘相’是观察,‘象’是心悟”;话音刚落,专家便接过话头,“你最难得的是不困于传统,用极简笔法撞色烂漫色彩,把金文‘相’的具象、甲骨文‘象’的抽象,揉成了当代人能共情的情绪”。谈及她深耕华夏文化与西方哲学的创作底色,嘉宾笑着补充,“这哪里是画展,是把千年文脉拆成了能摸到的温度,率真又有深意”,满场的共鸣感裹着咖啡香,把冬日的冷意都烘软了。
艺术家张梦柔。
刚散场的观众攥着展册追问“哪幅最该细品”?以下是现场摸透的观展+打卡攻略——跟着走,既能接住这份热乎的共鸣,也能把艺术感揣进镜头里!
观展路线
按展厅动线走,刚好踩中张梦柔藏在作品里的叙事节奏。
观展现场。
第一站:在天成象区
就是研讨会上嘉宾聊起的“宇宙符号”原作区!二十四节气的笔墨叠着抽象线条,凑近能看见颜料晕开的细碎肌理,先在这里接住展览的“时空感”。
第二站:在地成形区
转场撞进山水草木的温柔里——张梦柔说这是“把人间烟火浸在色彩里”,慢下来看叶片的弧度,能摸到藏在笔锋里的暖意。
第三站:相由心生区
压轴蹲“八斗”系列+情感作品!半透明的生命形象裹着记忆细节,就是开幕时观众愣神的那组,撞色里的情绪张力,最容易戳中人心。
必打卡亮点
选侧方角度站定,让透明生命的轮廓叠着你的侧脸,展览的温柔感直接裹满镜头。
观展现场。
这幅蓝底地球原作,被贴满了红、橙色块——每一块都对应战争、污染等地球“伤痕”。你可以随手揭下任意一块色块带走,随着观展人数变多,红橙“伤痕”逐渐褪去,原本被遮蔽的完整蓝地球会慢慢露出来:你不是看展,是亲手参与“修复地球”的创作者,最后那片干净的蓝,就是所有人一起攒下的温柔。站在逐渐“变蓝”的画前拍照,连镜头里都裹着暖意。
展厅入口的“光年时空”彩色画板(研讨会背景同款),站在色块交界处打卡,直接把展览的仪式感揣进口袋。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5日。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