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1月23日,2025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融合共生,文脉新传: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与设计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
开幕式上,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邹浩指出,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南理工大学形成了“同城一校三区”的高水平办学格局,近年来通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设计学领域,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通过建设学科交叉中心,推动文工交叉研究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范式变革。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强调,岭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岭南文化的“双创”实践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生动体现,需要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实现文化资源的创新性配置。华南理工大学在设计学领域的深厚底蕴为研讨提供了理想平台。
在主旨报告环节,湖南大学何人可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张康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马泉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李勇教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沈俊教授、同济大学曹楠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王枫红教授七位专家,围绕智能技术与设计的融合展开了多维度探讨。本次学术研讨会还设置了“面向AI的设计教育”及“面向AI的设计研究”两组平行论坛。
据悉,本次活动由省社科联和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广东省数智赋能设计创新实验室承办。
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紧紧把握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契机,积极投身国家和区域重大项目的研究;致力于培养适应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设计人才,通过“项目驱动—科学技术—人文艺术”协同教学模式,构建多模块互动式的生态课程群,提升学生的表达、管理、协调能力和专业素养;与世界各地顶尖设计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举办国际研讨会、工作坊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师生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实践机会。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