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街道综治中心:“心”治理绘就平安温暖新画卷

南都N视频APP · 福田大件事
原创2025-11-28 22:55

在深圳福田的梅林街道,有这样一处地方,它既是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更是连接居民内心的“暖心桥”,它就是梅林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

近年来,梅林街道围绕“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目标,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建设,在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心理疏导+矛盾调解+民生帮扶”深度融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让平安建设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图片


从“中转站”到“终点站”

梅林实践”落地生根

 梅林街道综治中心秉持“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理念,整合公安、司法、信访、心理服务等多方资源,构建起“矛盾联调、风险联防、信息联通、问题联治、服务联动”的“五联”工作机制。通过“首问负责制”“中心吹哨、部门报到”“风险研判机制”等制度保障,实现了群众诉求“进一扇门、解所有忧”。

在阵地建设方面,综治中心精心打造,设立了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社会心理服务室等功能区域,形成“一站式”服务平台。其中,社会心理服务室作为特色模块,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常驻,提供情绪疏导、心理评估、危机干预等服务,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软性引擎”。

从“解心结”到“促和谐”

梅林模式”开花结果

 梅林街道综治中心将心理服务贯穿于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回访的全过程,推动“心理服务+”模式在基层治理中落地生花。同时,以“民生无小事”为导向,聚焦邻里纠纷等高频民生问题,创新构建“综治牵头抓总、社区主理落实、警务支撑保障、心理服务介入”的多元联动模式。通过明确职责分工、畅通联动渠道、优化处置流程,以快速响应机制接住群众诉求,依托心理服务团队疏导当事人情绪、缓解对立心态,再用精准施策举措破解民生难题。

在矛盾纠纷调处中,梅林街道注重从“情绪源头”入手,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当事人对立情绪,为后续调解创造良好条件。傅女士因精神残障、肢体不便,长期情绪压抑,多次向街道反映家庭矛盾,包括孩子辍学、父子冲突等问题。今年10月,梅林综治中心联合上梅社区综治中心、心理服务团队主动上门,通过3次情绪疏导与沟通技巧示范,帮助她稳定情绪、改善亲子关系。如今,傅女士家庭关系逐步缓和,从曾经的“频繁投诉”转变为“主动感谢”。这一案例充分表明,心理服务不仅能缓解个体情绪,更能从根源上减少矛盾反复,实现“案结事了心亦安”。

除此之外,针对疑难民生矛盾,梅林街道综治中心探索“综治+社区+警务+心理”联动模式,构建起快速响应、精准处置的闭环机制,高效破解各类民生难题。

新兴社区居民童女士与楼上因噪音纠纷矛盾升级。喇叭播放噪音、敲击墙体,邻居砸门……邻里关系十分紧张。了解情况后,梅林综治中心牵头,社区联合派出所积极行动,促成邻居道歉赔偿,目前邻里关系有效缓和,童女士情绪趋于稳定。

为巩固成效,推动“社区+家庭+警务”协同,建立处置群、走访慰问、提供心理疏导、叮嘱楼上业主等。目前,住在楼下的Y女士理解正常噪音,矛盾柔性化解,此联动处置为邻里纠纷化解提供范例。

“梅林机制”构建社会心理服务“全链条”

梅林街道综治中心在社会心理服务中,不仅注重个案干预,更着力构建从预防到回访的“全链条”工作机制。

心理风险“早知道”。综治中心将心理筛查纳入网格员日常排查内容,通过“走访+问卷+系统预警”方式,对辖区重点人群进行动态评估,建立心理风险档案。

心理资源“进社区”。依托“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服务体系,推动心理咨询师、社工定期驻点社区,开展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亲子关系工作坊等活动,提升居民心理素养。

在梅林街道,综治中心不仅是解决纠纷的“终点站”,更是温暖人心的“起点站”。未来,梅林街道将继续以“心”赋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努力打造特大城市中心街区心理服务与综合治理融合发展的“梅林样本”,让平安建设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采写 南都N视频记者 谢宇野 通讯员 李彤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