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自5月27日上市后已连续七日涨停。
截至今日收盘,东鹏饮料股价以118.04元/股涨停,动态市盈率34.53%,总市值达472.2亿元。
东鹏饮料上市当天股价暴涨44%,以66.63元/股收盘,企业因交易波动异常而发布临时停牌公告。涨停持续至今日,企业在6月1日至4日连续发布股票异常波动公告。
与此同时,市场对于东鹏饮料的质疑并未停止。上市前,证监会提出过万字的反馈意见,要求其说明上市前持续大比例分红的原因及合理性;实控人有无用分红款补贴经销商;以及信息披露和材料规范等相关问题。其中,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其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销售区域集中、以及产能利用率下降的风险。仅靠一款单品的东鹏饮料能撑得住472亿市值吗?
多项指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招股书显示,东鹏饮料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9.59亿元,净利润为8.12亿元,预计2021年上半年营收为32.5亿~36.5亿元,净利润为5.7亿~7.2亿元。其中,报告期内,东鹏特饮实现营收占总收入比例都大于94%,被称为“靠一款产品撑起一个IPO”。
东鹏特饮2019年内在我国的市占率为15%,相比“一骑绝尘”的红牛(市占率57%),东鹏一直被称为能量饮料行业的“千年老二”。同行业对比来看,目前食品饮料行业的市值平均为264.2亿,净利润为1.61亿,东鹏饮料上市至今,市值和净利润都位居行业第九位,分别为472.2亿和3.42亿。东鹏饮料的市盈率为34.53%低于行业水平,毛利率为49.54%,大于行业均值30.41%的毛利率水平。
在我国食品饮料行业102家上市企业中,截至今日收盘,最新股价达到100元以上的有6家,分别为安井食品232.49元/股;力高食品157.18元/股,海天味业137.42元/股;味知香 122.86元/股;东鹏饮料118.04元/股;盐津铺子111.50元/股。东鹏饮料股价位居第五。从相关财务指标来看,东鹏饮料的规模、成长性和估值都处于行业前列。
产品单一、销售集中等问题待解
产品结构单一问题是饮料行业的通病。尽管公司除了东鹏特饮系列外,还拥有多种非能量饮料和包装饮用水等产品,但在报告期内,东鹏特饮系列饮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6.28%、95.51%、95.50%,均超94%。其他产品的市场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和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突出。这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对能量饮料的依赖程度较高,若能量饮料行业市场环境出现恶化、消费者偏好发生改变以及相关行业监管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其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冲击。
除了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外,东鹏饮料销售区域集中、产能利用率不饱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东鹏饮料是深圳老字号饮料生产企业,起步于广东,发展于广东,报告期内广东区域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6.66%、61.10%及60.12%,均超60%,企业在广西、华中和华东等区域的市占率始终较低。
从产能来看,2018年-2020年,东鹏饮料主要产品的产能分别约为74.04万吨、104.53万吨、153.08万吨,对应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10%、62.03%、66.38%,可见公司在产能不断扩大的同时,总体产能利用率却在下滑。
募资缓解发展瓶颈 机构研报看涨买入
为解决面临的问题,东鹏饮料上市募资谋求获取发展新动力。虽存在质疑声音,但仍有不少股民和机构看好东鹏饮料未来发展。记者发现,在东方财富股吧内,78.59%网民表示继续看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共有8家证券机构发布关于东鹏饮料的研报,其中,已有6家证券机构买入评级,川财证券还进行了增持。记者通过对各机构研报的梳理发现,机构对东鹏饮料普遍看涨并评级买入。
国盛证券在5月16日发布的研报表示,从竞争格局来看,各国能量饮料行业市场均为“巨头游戏”,在中国则呈现红牛与东鹏双寡头的竞争格局,从行业空间来看,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近500亿,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加之东鹏采取“四化”措施追赶红牛——品牌年轻化、渠道数字化、产品差异化、市场全国化,预计公司2021年合理估值为56倍市盈率。
太平洋证券研报分析,东鹏饮料上市后募集资金投资规划项目后,能够缓解上述发展瓶颈。预测其销售费用率将呈下降趋势,研发投入将逐年增加。预计2021-2023年利润增速为45%,30%,27%,预测2022年市盈率为45倍。
东鹏饮料未来能“鹏程万里”吗?有业内专家认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能量饮料市场,作为“第一股”仍需要具有“危机意识”,充分利用募集资金力量摆脱产品结构和区域集中短板,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筑造牢固“护城河”。
奥一新闻见习记者 钟玲玉
记者 管玉慧
编辑: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