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共议“新养老时代”:中国康养产业发展需注重人的感受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综合2021-07-25 23:36

近日,由中国建博会(广州)主办的“中国人的理想家”中国建博会·国际精装设计展在广交会展馆举行。开展首日,各行业代表围绕“新居住时代”主题,“新养老时代-康养产业高峰论坛”对我国康养产业的发展进行探讨。

李军.png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李军。

“现在很多人对康养产业有误区,以为只是针对老年人的。”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李军说,康养产业涵盖诸多方面,是覆盖全年龄段、全范围、全链条的概念,包括健康、养生、养老三个维度。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决定提到,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美瑞魅力花园老年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吴隽雯表示,虽然康养产业在我国目前起步不久,但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关于养老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市场需求会进一步扩大,康养产业还有很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最后.jpg

美瑞魅力花园老年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吴隽雯。

但作为新兴产业之一,中国的康养产业在短时间内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缺乏人才的问题。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国际建筑研发中心设计总监吴华波表示,目前的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年轻护工和社工。未来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合力推动康养产业健康发展。

此外,嘉宾们还提到可以对国外的康养产业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借鉴。“目前国外的康养产业发展相对成熟、体系也比较完善,可以参考国外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的本土政策,‘洋为中用’,形成适合中国运营的模式。”吴隽雯说。

未来的康养产业发展要注重什么?嘉宾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人的感受”。富力集团医疗健康产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李志成认为,与房地产业相比,康养产业偏向于“对人的长期服务”,应注重适老化的设计,需要有温度的、专业的护理,为老年人打造满足生活、医疗、休闲和社交全方位需求的“老年友好型社区”。

396x264_60fd329d4aef0.png

富力集团医疗健康产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李志成。

800x534_60fd329d381d4.jpg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国际建筑研发中心设计总监吴华波。

对此,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国际建筑研发中心设计总监吴华波表示赞同。“康养是以人的状态和感受为核心,做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他提到,在设计康养建筑的过程中,要“合情合理”,注重人与环境、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则体现为建筑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合情就是要结合传统、顺势而为,合理就是资源可循环、服务可持续”。

吴隽雯则特别提到了“活力养老”这一概念。“现在的养老是‘活力生活’,是过自己喜欢的、幸福的生活。”她指出,康养服务需要去机构化,始终保持同理心和人情味,为老人营造温馨的氛围。

采写:实习生 钟宝仪 南都记者 王美苏

编辑:王美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