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辉内涝冲上热搜,新乡一附院停电紧急转移千余患者

南都N视频APP · 察时局
原创2021-07-27 00:35

河南大部分地区大水缓慢褪去之时,卫辉市仍有多处处于严重内涝之中。7月26日下午、晚间,内涝地区水位快速上涨,全市紧急转移大量受灾人员。

位于卫辉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在紧急转移患者,有医生表示因为医院停电,今天必须完成转移,但ICU内患者转移难度颇大。截至发稿时,大部分患者已完成转运。

4.jpg

医护人员紧急转移病人

当日上午,南都记者在卫辉市看到,城市重要路段比干大道及其两侧的建筑、胡同已被大水淹没。这条接近南北走向的大道两侧有包括卫辉市政府在内的对各政府部门,以及大量居住区、商业区。

1.jpg

城市内涝严重

除比干大道外,另有数个沿河区域被大水淹没。南都记者沿途看到,大部分受灾路段积水高于路中央的隔离栏,仅有大型铲车和冲锋舟可以通过。另有受灾居民、救援队员表示,部分地段平均水位达三米,在部分窄胡同里水位可能更高。

当日上午,卫辉市委书记聂长明录制视频就防汛形势向市民喊话:正在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抽排水,下午水位就会明显下降,希望广大市民不要恐慌。

26日晚间,卫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消息称:据城市水文专家多点测量,截止到7月26日17时,卫辉市水位不再上涨。

但存有隐忧的是,据河南省气象台预计,26到29日,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开封、濮阳、新乡、鹤壁、安阳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与新乡等地区不同,多条河流从卫辉市内穿城而过,上游大量河水涌下导致外溢,进而形成目前的大量严重内涝地区。

目前,卫辉市正在紧急转移受灾人员。在被水淹没的地区之外形成了数个集结点,全国各地驰援至此的救援队、消防队、武警、部队等,不断用冲锋舟和大型铲车将受困人员运输至此。

集结点外侧的道路尚有膝盖高度的积水,转移到集结点的居民将乘坐大卡车、铲车等二次转移至无积水区域,再尝试搭乘小轿车离开。与此同时,处于严重内涝区,毗邻卫河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在向外转移患者。在集结点,部分重症、乘坐担架的患者,按照当地卫健委安排,由其他医院的救护车接走。

2.jpg

病人被救援人员背着紧急转移

多位一附院医护人员及患者告诉南都记者,因医院地势较高,26日前医院内几乎没有积水。但到26日上午,水已经上涨到医院大楼入口处。该院党委书记赵国安称,由于大水倒灌进地下室,导致发电设备损坏医院全部停电,因此决定全面撤离。包括约1200名患者,以及大量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多位患者家属称,当天上午医生查房时告知紧急转移的消息,他们陆续下楼排队离开。

据了解,该院撤离工作最初由民间救援队,各地消防队等负责,至下午由83集团军相关工程兵部队接管,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开展现场救援工作,现场打出标兵连旗帜。一位救援人员形容,医院门口救援船来来往往仿佛码头。

3.jpg

蓝天救援队正在转移病人

南都记者在一附院一楼大厅看到,等待撤离的人群排成两队。其中一队为轻症患者和家属,年轻人居多;另一队主要是乘坐轮椅、担架的患者和老年人。一位指挥人员提醒,乘坐铲车有一定危险性请考虑自身情况。需要使用担架或轮椅的患者,由志愿者和官兵抬上救援船。

但ICU患者转移较为困难。南都记者在医院三楼ICU病房看到,有多位患者等待转移。当时天色已晚,医院内漆黑一片,医生打着手电走来走去,很多官兵在此等待搬运患者。不时可以听到医疗器械发出的滴滴声。

一位ICU医生告诉南都记者,部分“插管”患者转移难度大,要同时搬运多个维生机器,需要与部队和家属协商,一旦转移路上出现意外,抢救十分困难。而由于医院停电,设备电池余电有限,患者必须转移。

现场,医院决定先转移不需要呼吸机的ICU患者,如盆骨骨折等情况。南都记者看到,多位武警官兵将患者顺着楼梯抬下,送上部队的大型冲锋舟。一名ICU患者有约两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家属陪同。

当天晚些时候,有备用发电机送到医院,现场河南五建的工程师临时搭建了供电线路,ICU和医院门口再次点亮。一附院党委书记赵国安告诉南都记者,因为ICU重新有供电,决定暂不转移需要插管的患者。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因大水倒灌地下室导致发电设备损坏断电。谈及此,赵国安表示这类风险可能在国内医院普遍存在,医院大多把设备间放在地下室。

不过,他也表达了较为乐观的情绪,“可能明天水就下去一大截”。

南都记者 宋承翰 谭庆驹 发自河南卫辉

编辑:程姝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最强暴雨侵袭河南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