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汪雅云 实习生陆洋 随着中国接力队在男子4x100米决赛中以差第三名0.09秒的成绩取得第四名,32岁的广东飞人苏炳添也终于以平中国队奥运最好名次的方式为自己的最后一届奥运征程画上了句点。从此无论是继续翱翔在赛场,还是走上大学讲台,所有人都希望“苏神”能在未来尽情享受属于他自己的时光。
8月6日,中国队队员苏炳添、谢震业、吴智强和汤星强(从左至右)在比赛后。新华社发
去东京之前,苏炳添就不止一次说过,这是他最后一届参加奥运会了,此前两次奥运之旅虽然也有过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但在苏炳添的心里,始终是有更高追求的。“还是想要一枚奥运奖牌吧,希望能在东京圆梦。”苏炳添赛前就曾多次说过。尽管最终与领奖台是失之交臂,却并不能说是遗憾。
其实对于苏炳添的这个夙愿,他的恩师、执教了他十多年的广东田径队名帅袁国强也许是最能感同身受的人,年轻时也是中国田径名将的袁师傅当年自己无法在赛场达到的突破,如今期望弟子代为实现也是他最大的心愿。而在他看来,那个为中国短跑创造奇迹的人,就应该是苏炳添。
“苏炳添这么好的成绩,真的不是凭借运气能够达到的。”袁国强告诉记者。他还记得2019年年中自己去北京看到这位爱徒时,当时已经30岁的苏炳添因为腰伤,疼得连系鞋带都很吃力的情景。
而在那次训练受伤之前,苏炳添2018年的状态其实非常好,世界室内赛60米拿了第2名,年底的仁川亚运会百米决赛也跑出了9秒91,那一年好几次跑进了10秒大关。
可是2019年的腰伤,真的让外界对苏飞人的奥运前景产生过顾虑,“其实2009年的时候他也出现过腰伤,那次用了三个月才恢复好,但还是影响了后来全运会的成绩。”袁师傅说,“而2019年这次,毕竟他年纪又大了10岁,所以又出现腰伤的问题他自己也是一直比较烦躁。”
也许是命运也不希望苏炳添是在伤痛中结束他传奇的奥运生涯,去年东京奥运宣布延期后,这位广东老将立刻抓紧每分每秒为自己的身体做调整,等到可以恢复训练时,更是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一个起跑可以一天练几百次,每次跑出的步频、跨出的幅度等细小的动作都力求精准,苏炳添就这样一步步把身体能量又储备了回来,甚至调整得比之前更加出色。
8月1日,苏炳添出战男子100米决赛。新华社发
东京奥运男子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惊人成绩成了历史上首位跑进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皮肤运动员,这个成绩不仅刷新了他个人最佳,也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甚至放到整个人类百米短跑历史之中,也是能排到第12位的好成绩。在后方全程关注了比赛的袁国强教练就说,他真的都没想到自己这位弟子能一下子把成绩提升这么多。
“苏炳添的既定目标就是进入决赛。在赛前一个月的时候,我也跟着国家队一起训练,我负责男子4x100米,我看到他训练很刻苦,很好,练得非常顺。当时我就觉得他应该会有一个好成绩,但是没想到能这么好。”袁师傅说,“我那时想他突破9秒90是值得期待的,但是没想到他能跑到9秒80左右,这真的非常厉害了,都是我的意料之外。”
闯进男子百米决赛后,苏炳添激情庆祝。新华社发
说起苏炳添为什么能把成绩提升到如此之高的境界,袁师傅这几日就通过反复回看录像给记者“揭秘”了一番,他告诉记者苏炳添原来是47步跑100米的,后来改进了动作,把步频变快,变成了48步半,但是跑到9秒83这次他其实又有了新变化。
“他9秒83的这一枪,只跑了不到48步。所以这一枪他的步频其实没有变,但步幅却增大了60公分,这就不得了啦!”袁师傅说,“步幅能增大60公分,那不仅是训练上储备的能量以及比赛当天兴奋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苏炳添又用了新的技术动作,他每一步都比前一步多跑一公分,那么100米下来就可以提高50公分,换算过来就会比自己以前的最好成绩提高0.05秒。”
在个人项目上创造了历史,又在集体项目上为中国队站好了最后一班岗,苏炳添也在自己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而这也是所有中国田径人希望看到的画面。
“我们训练时鼓励队员有句话叫水到渠成,都说练到了一个程度,成绩自然就出来了,所以我觉得苏炳添真的是应该有这一天的。”袁国强说,当年他从中山体校把十来岁的苏炳添带到省队,亲眼看着他是如何历经坎坷、发奋图强,一步步走到今天,他觉得苏炳添真的就是那个应该在中国田径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都说天道酬勤,我觉得他就应该得到这样的荣誉,因为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那样坚持到这一步,而且无论是场上还是场外的人品,他都绝对是值得这样的高度。”
8月6日,中国队第三棒苏炳添和第四棒吴智强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至于未来,离开了奥运赛场后的苏炳添也仍会在一段时间里是中国乃至亚洲赛场都无人能及的英雄,更会为那些在二沙体校里以他为榜样苦练基本功的师弟们带来激励。比如这次与他一起前往东京的19岁小将严海滨,虽然身为接力队的替补选手未能正式参赛,但能跟在同门师兄的身边,袁国强就相信严海滨学到的东西肯定会对他的将来大有裨益。
而袁师傅就不希望苏炳添自己再有任何压力,他笑言等苏炳添回广州肯定不找他聊训练的事,就一起“饮饮茶、食食饭”了,“也许他还会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挑战下一个纪录什么的,但也许他也会给自己一个享受比赛的机会,而我就不想他再给自己更多的压力了。”袁国强说,“我就希望他未来能一直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就好了。”
编辑:陶新蕾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东京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