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市升维的下一站:虎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1-11-01 13:09

10年。从2011年的每天3000人次的人流量,到如今最高单日10万人次;从只有1条高铁轨道到如今高铁、城轨、地铁多条轨道汇聚、交织,虎门高铁站总共用了10年时间。

2021年时间过半,关于这座城市的好消息一直不断,如上半年城市GDP达5000亿、广东第三座人口过千万城市,东莞持续霸榜新闻热搜。

1746x980_6110d6c46c301.png

东莞市中心图。

这注定是一座不能低调的城市,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机遇下,东莞正迎新一轮投资黄金期。机遇面前,东莞人从不掉线,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再推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持续求变,以形成新的城市发展支撑。城市能级提升的决心,可见一斑。

纵观所有布局,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硬件,已先行一步。当前,东莞正通过轨道结网,直连大湾区主要城市,赋能城市经济。虎门高铁站是东莞在“轨道上的大湾区”中最关键的节点,对于东莞深度融入大湾区,意义非凡。虎门高铁站的升级,将是东莞城市能级突破的最强助攻。

轨道的布局,对于城市扩容设计起到推动作用;设计师对虎门TOD项目的设计改造,将实现业主未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助虎门发展升维。

万亿GDP、千万人口,东莞跨入新赛道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如何体现?人口和市场主体是两项重要的指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继广深之后,东莞成广东第三个人口超千万的城市,而且它还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5-59岁人口占比高达81.41%,全省第一。

东莞一时之间风头无两,而它的实力远不止于此。“跟人口一样稳定增长的是东莞市场主体,与10年前相比,东莞市场主体增加87.4万户,增长1.7倍。”5月,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大会上,东莞主政者亲自推介,用以上两组数据展示东莞发展活力与经济韧性。

2020年招商大会 图.png

2021年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大会举行,现场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1483亿元。

如今东莞全市工业企业18万家,形成了覆盖34个行业6万多种产品的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本地产业配套率达到90%。2020年,东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0861家,位居全国各城市第二。

东莞远不止“国际制造业名城”这一标签,它从2006年就开始布局科技,“创新+产业”这一组合正构成东莞的发展新动能。如今,东莞获国家战略赋能,2020年松山湖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拥有全国首台中国散裂中子源,省级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已先后奠基,更多创新资源正涌向东莞。

人才、企业、资金等正以“脚”投票东莞。最新数据,东莞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000亿,按照目标设定,东莞市前三季度要增长9%,全年增长6%以上。如果能实现这些目标,那东莞经济总量将铁定跨入万亿GDP大关。

截屏2021-08-10 上午11.27.35.png

东莞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000亿。

市政轨道设计,串联经济动脉  1小时生活圈

当然,东莞的目标远不止万亿GDP。今年以来,东莞已布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出三年上市公司破100家的“鲲鹏计划”……系列布局显示,东莞主动将原有优势转换为交通、产业链、深化改革等新优势,全面“挖潜”,全面突破城市能级。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对接大湾区建设,东莞谋求轨道交通率先突破。轨道交通被公认为影响各大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对人口、产业分布起到重要向导作用,它的价值不言而喻。

“十三五”期间,东莞累计建成城际轨道120公里,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在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东莞连续第5年入围新一线城市名单,在高铁站能级这一维度上,东莞排名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周边城市乃至广东省外的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贸流沿着轨道交通,汇聚在东莞。

于东莞而言,这些显然还不够,还需更多层次、畅通内外的轨道连接,国铁、城际轨道、城市轨道等轨道交通需实现高效衔接与换乘。因而,在东莞设计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中,就提出加快赣深铁路、深茂铁路、佛莞城际建成通车,推动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中南虎城际、深惠城际建设。

未来,东莞市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至周边城市实现1小时通达。轨道交通“从线到网”,将真正把东莞的区位优势转换为交通优势,优化城市效率,延展城市发展空间,更大释放城市价值。

WechatIMG240.jpeg

东莞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最关键节点——虎门高铁站。

两大TOD加持  “千亿级”滨海湾呼之欲出

交通互联仅是“轨道上的大湾区”的第一步。当资源顺轨道而来,东莞如何接得住、用得好,才是真正的考验。

以重大交通枢纽作为平台来汇聚人流、物流,推动商业、产业等发展是当下众多城市的选择。按照东莞“十四五”规划,加快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枢纽,强化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打造大湾区区域交通枢纽。

_RMS1278.jpg

虎门TOD项目正加快推进。

东莞区域交通枢纽的第一个爆发点——虎门高铁站。对外来看,铺开深圳、东莞、广州三地的地图,在三城轨道连接中,广深港高铁线是目前唯一开通的高速铁路,虎门高铁站是东莞区域内已建成通车的站点,这里还有穗深城际、东莞地铁R2线穿行而过,东莞最旺的“站点”非这里莫属,最高一天的客流已超10万人次。东莞如要无缝连接深圳、广州两大都市圈,突破东莞城市发展能级,虎门高铁站的战略支撑位置不容动摇。

对内而言,虎门高铁站地处东莞经济重镇虎门镇,与滨海湾TOD相望,两者通过滨海大道和东莞地铁R2线相连,构建虎门南北纵向“哑铃式”的发展格局。

滨海湾新区作为大湾区“一廊十核多节点”中的一核,目标是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也是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虎门高铁站作为交通枢纽,东莞的门户,恰恰能为滨海湾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客流、资金流。滨海湾新区的资源亦可以通过虎门高铁站走向大湾区辐射全国。

截屏2021-08-09 下午2.50.49.png

保利时区项目效果图。

虎门高铁站,改良出行模式之作

虎门TOD项目改扩建工程,将极大化改良当前旅客出行方式,提升换乘体验,为日常居民出行提供极大便利,彻底改良当前的生活方式。

新机会新使命下,虎门高铁站升级势在必行。在虎门镇政府的规划指导下,保利和国铁负责将虎门高铁站TOD核心片区升级改造为东莞新的城市会客厅。项目名为保利·时区,已于2020年9月动工,有望2023年春节前建成使用。

保利·时区将建设高铁站房、TOD换乘中心、城市平台、市政道路、市政管网等公共设施30万平方米。以TOD模式将车站、街区、公交接驳紧密联系,实现公共投入与区域资源的高效集成,提高资源要素流动的效率。

建成后的保利·时区将成为东莞新地标、湾区新门户。30秒视频带你抢先看。

除了硬件,更大的意义在于功能的提升。项目将充分利用交通枢纽优势和项目拓展的优质空间,培育新业态,提升服装时尚产业等既有业态。东莞将以此为契机,发挥虎门高铁站TOD项目龙头作用,持续推进高铁站片区城市更新,拓展发展空间,聚集发展新动能。成效也是明显的,中轻集团和中丝集团南方总部将落户虎门高铁站TOD片区。

可以期待的是,不远的将来,保利·时区必将成为更多投资者逐梦湾区,布局东莞的第一站,真正的助东莞扩容,为湾区提速!

文/梁锦弟

编辑:梁锦弟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虎门高铁站将大变样 TOD项目迎新进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