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涨大八倍却难手术,广州医生为肺功能不足患者成功摘瘤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1-10-09 09:44

确诊罹患乳腺癌一年多,却因肺功能不足无法耐受气管插管下的全身麻醉,被多家三甲医院拒绝了手术方案。恶性肿瘤很快从1CM增大到了8CM,心急如焚的患者终于在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医疗团队的努力下,成功进行了满意的手术治疗。

“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手术,但为了挽救病人性命,我们愿意和病人一起承担风险。”医院院长钱朝南教授说道。同时,麻醉师在术中的精准监控以及外科医生团队的精湛技术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恶性肿瘤快速增长了八倍

但她的手术麻醉风险很高

今年57岁的Z 女士在1989 年因为“支气管扩张症”做了“左全肺切除术”。随后的30 年中,她工作、结婚、生子,生活一切如常,平时也没有特别的肺部不适症状。

不幸的是,Z 女士去年确诊患了乳腺癌。如果要做乳腺切除,医生首选在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但相关检查发现,她仅剩的右肺却存在诸多病变,包括右肺多发支气管扩张、伴肺大疱。因“肺功能差”,多家医院均建议她先观察右乳肿物,不做手术治疗。

今年6 月开始,她感觉到了更明显的不适,检查结果显示,右侧乳腺肿物已经从最初的直径1 cm 增大到了8 cm 。Z 女士身心备受煎熬:“肿物已经很大了,我感觉它随时会破,或者溃烂恶臭,到时别说出门了,家人都会嫌弃,真的生不如死。”

Z 女士再次拜访多家医院,得到的建议依然是:不适合做手术,可以考虑靶向治疗。辗转多家医院无果后,近日,Z 女士来到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求助。在完成肺部CT 、“动脉血气分析”等多项检查后,乳腺外科张晓蓝医生邀请了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诊断等科室专家,展开了多学科会诊。

患者的 PET-CT 图像显示右侧乳腺癌侵犯了胸大肌。.jpg

Z 女士的PET/CT 图像显示右侧乳腺癌侵犯了胸大肌。

根据Z 女士的情况,乳腺外科需要完成“单侧乳腺癌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20世纪90 年代,这个手术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的,患者术中疼痛的耐受性差,对手术医生来说困难很大;目前该手术已改成在插管全麻下进行。

麻醉科保春森主任介绍,经科室专项评估,该患者麻醉风险等级为IV 级,属麻醉高风险。“患者右肺多发支气管扩张并肺大疱形成。因为肺功能已经明显减少,在插管全麻过程中一旦肺大疱破裂,会危及生命。同时,患者的心肺功能存在基础病变,插管后有可能会延迟拔管时间,更严重的后果是拔不了管。”

胸部 CT 的冠状动图像(左)和胸部 CT 的矢状位图像 (右)。显示患者的仅有的右侧肺脏也存在许多基础性的病变。.jpg

胸部CT 的冠状动图像(左)和胸部CT 的矢状位图像(右)。显示患者的仅有的右侧肺脏也存在许多基础性的病变。

因此,是否有合适的麻醉方案就成为此次手术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个病例,在查阅相关文献、做好病情分析、与麻醉科详细讨论后,多学科会诊结论为可施行置入喉罩静脉全身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具体做法是:麻醉医师给予部分的镇静药物,再由外科医生通过进行局部的浸润麻醉,避免插管全麻带来的风险。如果患者不能耐受疼痛以及刺激,再施行插管全麻。麻醉科也充分预估了患者插管全麻下可能出现的每项风险,如肺大疱破裂、肺部感染支气管痉挛、围手术期呼衰危及生命等,并会同重症医学科的同事做好了各项应对预案。

精准实施麻醉手术

患者摘瘤后五天康复出院

结合患者意愿和多学科会诊意见,医院认为可以对患者行乳腺癌手术治疗。钱朝南院长说:“如果不做手术,患者会有性命之忧,所以我们愿意和患者一起承担风险。但我们并不是冒险,这是缜密分析后做的决定。”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致力于打造医疗技术高地和医学人文高地.jpg

确定方案,Z 女士在“静脉全麻+局麻”的麻醉条件下,由广州泰和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单侧乳腺癌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麻醉医生先施行了静脉麻醉,乳腺外科医生再采用高压注射的方式,将配置好的局麻药分别注射在整个乳房的周围、皮下以及后间隙,等待10 余分钟后,手术正式开始。

手术过程中,三位麻醉医生一起进行了精准监控,全程密切观察病人各项指征变化。患者术中的耐受性良好,各项指征总体平稳,技艺精湛的外科团队用1 个小时就成功完成了手术,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Z 女士在术后身体恢复良好,术后第五天便顺利出院。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叶影

            通讯员 韦柑潞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