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山通勤大巴涉水倾覆坠河最后一名失联人员被打捞上岸,事故共致14人死亡。连续降雨天气、上游水库泄洪、未被交通管制拦住的大巴……从多名受访者向南都记者提供的信息来看,多方面因素共同酿成了这起悲剧。至于涉事大巴为何在交通管制下开上该桥梁,仍然有待解释。
事发地河北省平山县王母桥连接滹沱河南北两岸,南边是王母村,向北过桥后抵达敬业中学东侧。当时,涉事大巴刚从平山县城载了50多名员工回程。
10月11日午间,平山县委宣传部向南都记者确认,倾覆大巴为敬业钢铁集团的通勤车。该企业员工向南都记者披露,公司将巴士改为员工免费福利后,乘车人数增加,涉事大巴为临时租赁。当天,肇事司机已被警方控制。公安部已派工作组赶赴河北省平山县通勤班车涉水倾覆事故现场指导调查处置工作。
车辆涉水通行
事故发生前几天,隐约有征兆。
当地居民告诉南都记者,尽管10月11日早晨平山县放晴,在此之前,10月2日至9日,平山县连续降雨,期间出现暴雨、大雨天气。
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视频显示,10月9日,王母桥桥面水流急湍,途径车辆减速涉水而过。
11日下午,一名平山县居民告诉南都记者,“之前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虽然知道桥面有水,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平时大家都走这条路,很多年了。”据其回忆,其在10月6日下午驾驶小型越野车从桥上涉水通过,“当时桥面水不多。”网传短视频显示,10月10日,车上标有“敬业集团”的大巴涉水经过同一路段。南都记者在地图软件上看到,事发地点距离敬业钢铁集团总部约15公里,车程约20分钟。
敬业钢铁集团一位员工向南都记者透露,涉事车辆系从其他公司临时租赁,“原来我们班车是要收两元、三元车费,后来公司把这个作为员工福利,员工坐车都免费,结果乘车员工增加比较多,车辆购置不及时,所以临时租了车。今天的车辆是跟别人租的。”
其表示,事发路段的王母桥正在建新桥,车辆通行的是临时桥,“平常水流低的时候通过(临时桥)没问题。最近暴雨,加上水库正在泄洪。”肇事大巴通过时,“水流太急,结果涉水了。”
据平山县交警大队公众号发布的消息,进入10月,平山县普降雨水,路面湿滑,提示驾驶员“安全通过积水路面。通过积水区域时注意控制车速,保持匀速行驶,中途不停车。遇到积水较深的路段尽量绕行,有时交警还会视情况对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根据当地网友发布的视频,王母桥因水漫上桥面,交警在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前述敬业钢铁集团的员工也表示,事发前王母桥已实行交通管制,其想不通为何车辆驶上了桥。
对于肇事大巴为何在交通管制下通过该桥梁,当地暂未披露原因。
目前,王母桥实行封闭禁止其他车辆进入,桥梁数公里外的路口也已拉起警戒线。
桥被大水漫过
10月11日上午,参与现场救援的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早上7时前后在QQ群里接到求助。其表示,最近河北雨量较大,肇事车辆因水漫桥滑入河中。
事发地上游的岗南水库是河北省省管最大的水库。据河北日报报道,10月9日8时,岗南水库蓄水量达8.42亿立方米,创1974年以来同期蓄水量最高。水利部信息中心网站数据显示,至10月11日16时许,河北滹沱河的岗南水库水位为199.98米,每秒入库196立方,蓄水量达到8.57亿立方米,相比9日仍在增加。
11日下午,负责该河段河长郄永岗对外披露,王母桥上游的岗南水库放水,导致洪水漫过桥面。
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前述敬业钢铁集团员工以及救援队负责人,也谈到雨水和水库泄洪,导致水漫桥现象。11日下午,南都记者向平山县水利局求证,工作人员称“不清楚”。
前述平山县司机告诉南都记者,往年上游水库放水时,当地也会提前发布警示信息,也会有水漫过桥面的情况发生,但时间一般在七八月份的雨季时,且都没有今年这么严重。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滹沱河上的王母桥首次“断交”。2016年7月,由于岗南水库泄洪,下游钢城路王母桥通行中断。
南都记者注意到,据平山县交通运输局2020年12月9日公告,钢城路滹沱河大桥工程项目起点位于钢城路滹沱河南岸王母村北,向北跨越滹沱河,止于敬业中学东侧,项目全长1.26公里,包括主桥一座,长817米,引道443米。2020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计划工期18个月。
公告称,经县政府批准,钢城路滹沱河大桥工程采取全断交施工,断交时间为2020年12月15日至2022年6月15日。公告还称,由于钢城路车辆流量较大,为免拥堵,断交期间一切大型运输车辆绕行,也可通行县道陈孟公路和新修建的便道。
最后一名失联者
一名现场救援队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由于事发地附近在修建新桥,钩机等大型机械就在附近,间接帮助了本次事故救援。
一名目击者告诉南都记者,他于当天8时许到达现场,车顶正有十几人等待救援,水位没过大巴车窗玻璃,接近车顶。
“大巴车应该是刚好掉进了河道的坑里,不然河面这么宽,车可能就被水流冲走了,后来,一前一后有两台挖掘机在旁边堵着大巴车。”该目击者称,救援现场还有皮划艇、冲锋舟等设备,他在现场还看到医院的救护车接走获救人员。
大巴上39名乘客被救起后,11日午间,多地救援力量持续增援。冲锋舟上,队员呼喊并用打捞网打捞,据救援人员披露,水流急、水域深,给救援带来难度。
除了救援船只、探测声纳,潜水员也下潜勘测寻找失联人员。前述目击者告诉南都记者,其看到戴着设备的“蛙人”到水下进行搜救。现场一名救援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当地已经降温,其看见被救者上岸时冷得打哆嗦。
河北消防通报称,事发后调集石家庄、邢台、保定等地40个消防救援站,75部消防车、387名指战员赴现场。
据河北省平山县通报,截至10月11日19时,经全力搜救,共救出50人,其中37人平安,13人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另失联1人仍在全力搜救中。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12日下午,南都记者从现场救援队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14时许最后一名失联人员被打捞上岸,已无生命体征,事故共造成14人遇难,现场搜救工作结束。
南都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派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调查处置工作。公安机关已对肇事司机进行控制,人员搜救、事故调查、医疗救治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11日傍晚,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现场,督促尽快查明班车涉水倾覆事故原因。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马铭隆 实习生 牛子天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社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