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如果说福田区过去五年是“谋定了新战略、开辟了新战场、拓展了新空间”,那么福田区未来五年就是“落实新战略、决胜新战场、打造新空间的五年”。10月17日上午,福田区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福田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周江涛作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60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40万元以上、地均GDP达到84亿元/平方公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元……实现的关键在于推动“三大新引擎”发展以及创新要素引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对于金融、制造业、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均设置目标,直观感受2025年福田区经济情况。
合作区将试点实施深港机制衔接,支持重大平台建设
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福田区将重点强化战略牵引,聚力推动“三大新引擎”积厚成势、动能迸发;强化创新引领,聚力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能级跃升、迈向高端。
随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来该片区发展迅速,提供大量产业空间之余也吸引了众多优质项目落地。未来五年,福田区将推动深圳园区“1+N”规划、《深圳园区条例》加快落地,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建设国际开放创新中心。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探索建设“线上保税区”,力争制度型开放政策措施纳入综合改革试点授权事项清单并落地实施,促进科研人员、物资、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动。试点实施深港机制衔接的科研管理体制,打造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
目前,已有超140个优质项目落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未来,福田区将支持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湾区芯谷”等重大平台建设。建成深港开放创新中心、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推动皇岗口岸片区首批科研空间投入使用。
香蜜湖将打造成国际交往平台,推动金融平台集聚
2021年2月份,位于福田区的香蜜湖北区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未来的香蜜湖将以建设发展成为承载福田金融的引擎。未来五年,这里将建成深圳国际交流中心,打造成为山海绿廊间的国际交往新平台。
同时,加快建设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金融文化中心、国际演艺中心,打造成为融汇历史、文化、时尚元素的新金融中心。推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平台集聚,引进国际知名金融企业,打造国际一流金融商务街区。持续推出香蜜湖“金融+”系列指数,做强香蜜湖产融创新/上市加速器,创办“香蜜湖金融论坛”并提升其国际影响力,扎实推进创新资本形成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
统筹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构建南北生态走廊
早在2018年福田区就提出要加快打造环中心公园靓丽名片,参照纽约中央公园等城市规划经验,统一规划环中心公园片区,重塑功能,构建产业与休闲相结合的活力城区。
未来五年,福田区将制定城市更新单元、交通、智慧城市等专项规划,统筹实施城市更新项目,保留提升特色城中村,建设一批未来住区、未来街区和国际化社区。加快实施中心公园重塑改造工程,逐步构建以“笔架山-中心公园-福田河”为主轴的南北生态廊道。
研发投入增至250亿元,围绕创新产业链布局
近年来,福田区加快创新体系重塑,布局建设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创区,创新福田强势崛起,正阔步迈向“中央创新区”。未来五年,福田区将强化创新引领,聚力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能级跃升、迈向高端,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区发展主导战略,突出科创、金融、时尚“三大产业”,瞄准中央创新区、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力区“三大定位”,努力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福田标杆”。
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建设集成电路、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动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地,探索科研设施开放共享,力争创新载体增至5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至250亿元。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对接深圳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7大未来产业建设,加快引进产业链领航企业,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孵化更多“隐形冠军”和“单打冠军”,全力打造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能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生物医药、现代时尚、集成电路、数字创意、智能机器人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此外,高标准建设华强-上步、车公庙-金沙和梅林-彩田等现代化创新型产业园区,科技培育空间增至150万平方米。
2025年经济目标:
金融业增加值2600亿元,总部企业增加值3300亿元
2017年,福田率先制定实施《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35年)》,明确“曼哈顿+硅谷”的发展目标和产业导向。随着近年来的发展,福田区逐渐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此次政府报告中,也将金融、制造业、数字经济、总部经济设置了具体数值,直观感受2025年福田经济目标。
接下来,福田将全力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推动全区上市企业数量超过100家,加快建设湾区国际创投风投街区、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完善多层次金融科技生态体系,创建数字人民币综合示范区,实施支持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文化时尚、民生保障等领域发展的“金融+”战略,到2025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600亿元。
建设湾区时尚总部中心,将华强北升级为时尚电子消费核心区,打造时尚设计、时尚制造、时尚消费、时尚文化、时尚展会、时尚传媒“六大时尚产业集群”。集聚一批先进制造业总部企业,加快建设“示范工厂”“无人工厂”,打造都市工业总部集聚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建设湾区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培育消费大数据、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到2025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660亿元。加速形成人力资源、法律、咨询等百亿级产业集群。支持本土总部企业布局全球,吸引跨国公司在福田设立地区总部,到2025年实现总部企业增加值3300亿元。
挖掘新消费业态潜力,投入百亿发展产业政策
2020年,全国购物中心销售额排行榜前50名中,深圳数量仅次于北京(8家),说明深圳购物中心时尚消费能力较强。而作为商圈密集度最高的区域,福田区将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开展国际顶级商圈提质、新兴商业业态培育、新型消费空间扩容、科技消费协同创新、品质消费全域创建“五大行动”,积极挖掘首店经济、国潮经济、线上经济等新消费业态发展潜力,吸引国际高端品牌集聚。
开展“稳投资”专项行动,加快布局千兆光网、物联感知、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扎实推进车公庙、香蜜湖、岗厦北、黄木岗四个城市轨道综合枢纽,以及穗莞深城际、皇岗路快速化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设。
优化资源要素供给。实施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倍增计划”。加快推进香蜜湖片区、金地工业区、上沙村等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项目,提供各类用地90公顷,规划配建创新型产业用房超15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报告中人才引进篇幅增多。构建面向未来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计划投入100亿元。科学谋划新时代福田人才工作路线图,迭代升级“福田英才荟”政策,围绕“高精尖缺”超常规力度引进海内外顶级人才,重奖优秀企业家,精准支持卡脖子领域科研人员,包容性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提高人才资源配置能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打造经济产业一体化平台,促进优势产业相互赋能、融合发展。
编辑:戴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深圳换届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