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滚”的官员被免,调查“执法不规范”可别再无人应答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1-10-26 08:26

曾引发网络热议的官员用“滚”字答复群众短信事件有了新进展,据当地调查组通报,河北平山县涉事官员“用简单粗暴方式回复信息,造成不良影响,反映其思想作风不实,自身修养不够”,被诫勉谈话并免职。

让人“滚”,结果是自己先离开了工作岗位,外界关注对此事的影响可以说显而易见。但无论如何,被认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短信风波,其来龙去脉终究都需要严谨的调查给出结论,不光是要让对涉事官员的处理有据可查,也需要回应围绕个案的诸多疑点。

按照当地官方的调查,彼时涉事官员收到的短信,确实是以“我给你发了长文本+网页链接”的方式呈现,而官员据称“未打开该短信链接,未查看链接内容,就进行了回复”,后续对其的处理也是因为“用简单粗暴方式回复信息”而做出。结合此前涉事官员的回应来看,其将群众深夜所发信息“误认为”诈骗短信的可能性确实存在。只是说深究起来,作为一地分管政法工作的公职人员,对待据称“以为是诈骗短信”的电信内容,也只是采取了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的方式,不免令人唏嘘。

话说回来,对此番“滚”字答复的事后核查,当然应该是有结合涉事官员此前处理其他“诈骗短信”的方式、措辞,以尽可能辨明和还原这一次事件的具体场景。而对事后查明确有误会的短信风波,具体的处理对涉事官员来说不可谓不重:按照党内组织处理的相关规定,被诫勉和免职的涉事官员,将面临包括“1年内不得安排领导职务,2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职务层次的领导职务或者晋升职级”等多个严重后果。

对哪怕怀疑是电信诈骗的短信,什么才是公职人员的正确应对?以爆粗、撒气的方式回骂发飙看起来风险极大,苛求点说,撞到枪口上的“电信诈骗线索”本该随手转给辖下有关部门追查,或者抓住机会推广、测试反诈APP才对。

不过据北青报报道,就在同一事件中,当地另有多名官员收到过类似短信,“两位未回复,有一位工作人员曾回复‘正在开会,稍后联系’”。那位回“稍后联系”的工作人员,会后是如何回复尚不得而知(甚至是否真的在开会也无法确证),不回复或者以某种官方措辞作答的方式,可能同样欠妥。

更何况,回复普通公民的进展关切,基层的施政和执法都本应是机构行为,而可能不该过分倚重具体工作人员的好态度。由此来看,官员“简单粗暴”答复的背后,可能就是基层权力部门对相关情况的默不作声、迟迟不应答。但不管怎样,认真答复、接待和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以及哪怕短信,不该成为一种对公共权力的苛求。

毕竟在此番官方通报中,有关方面虽然否认了包括滥用职权打击报复、有案不立、压案不查在内的多个问题,但同时亦表示将对评查核查中发现的“执法不规范问题”继续展开调查。当地执法如何不规范?不规范的又是哪些人?具体表现中是否存在此前当事人所陈述的“座机打了太多次,找不到人”的情况?进一步说,因“滚”字被免职的官员,通报所指其“思想作风不实”的问题,又是否同样折射到了某种履职规范性欠缺的情况?

因为一条“滚”字短信,既然已经被带入舆论漩涡的事件调查,自当继续秉持此番核查短信详情的严谨精神,详细查明当地“执法不规范”的具体情况,并及时、主动且全面地公开后续对不规范执法的核查和处理。热点终究会“冷下来”,但对哪怕从未进入过舆论中心的个案,官方的权威调查也不能有丝毫怠慢、扯皮,不能“座机打了太多次,找不到人”。

编辑:张子庆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