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受访者不介意快递箱循环利用,七成愿自行保留包装再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民调
原创2021-11-12 16:20
1308x300_617b811996e29.png

又到“双11”,一大波快递正陆续发往各位“尾款人”手上。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11月1日到11日,全国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47.76亿件,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件6.96亿件,再创历史新高。收到自己心仪商品的同时,你会不会留意快递包装是否环保?

南都民调中心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组于11月上旬就快递包装现状发起问卷调查,通过网络推送和实地拦截访问,采集1076份有效问卷,通过分析研究于今日发布《快递包装与循环利用状况观察报告》。报告显示:过半受访者不介意快递企业循环使用旧纸箱,但八成半受访者表示未见过可循环快递包装,七成受访者愿意自行保留包装循环再用。

六成半受访者遇到过快递包装简陋易损问题

本次调查中,问及受访者收到的快递包装通常包括哪些材料时,纸箱/纸盒占54.55%,塑料袋占46.47%,泡沫箱占39.87%,编织袋占31.41%,泡泡纸等防震填充物占28.90%。大家平时收到的快递包装材料可谓多种多样。

图片1.png

不过,多种材料包装而成的快递带给消费者的不一定是安心,也可能是烦心。问及受访者收到的快递包装遭遇过哪些问题时,包装简陋、易破损的占比达65.15%,问题较突出;其次是包装太复杂、难拆解,占46.56%;过度包装、浪费资源占38.10%;用料劣质、异味浓烈占25.74%。

进一步追问过度包装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76.34%的受访者表示胶带/绑带缠绕太多,66.59%认为包装盒太大,56.83%认为包装层数太多,35.12%表示防震填充物过多。

有受访者反映,某些商家看似相当用心地给商品包上好几层包装,封口时却非常敷衍,做了无用功,“包了一层纸箱和两层塑料袋,但纸箱没有贴胶带,两层塑料袋的封口都贴歪了,收货时看到包装敞开一大个口子,买的东西全部被雨水泡湿”。

也有受访者表示,自己曾买过一套化妆品,收货时看到包裹缠满了胶带,裁开后发现里面还有两层纸箱做保护,甚至纸箱内还有一层充气垫,“包装比产品本体还要重”。

还有受访者提到,自己曾在某电商平台买过一些生活用品,下单后才发现不同商品会从不同仓库发出,结果7件小商品分成5个包裹寄出,感觉相当浪费。

752x448_618e10a74cf94.png

752x449_618e10a74d028.png

六成受访者习惯将快递包装卖给废品回收站

消费者通常会如何处置快递包装?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对待快递包装已有一定的环保意识:60.41%表示会将快递包装卖给废品回收站,47.21%会将包装垃圾分类后再分别丢弃,26.30%会尝试循环利用,23.14%会把包装交给快递员/配送站回收,只有22.30%表示习惯将包装直接丢弃。

此外,本次调查中有69.33%的受访者表示拆快递时会有意保持包装的完整性,15.71%表示视包装情况而定,只有14.96%表示不会。

有受访者表示,平时自己收到的快递箱都会裁开之后保留起来,攒到一定数量再卖给废品回收站:“如果要退货或者装杂物就可以拿来用,如果没用就拿去卖,特别是618或者‘双11’,快递箱、包装盒加起来都值十几块钱,又够买杯奶茶了”。

752x450_618e10cbcce34.png

752x450_618e10cbd2ae3.png

过半受访者不介意快递循环使用旧纸箱

近年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都已关注到快递行业过度包装、塑料污染严重等问题,并作出行动。今年“双11”前夕,中国快递协会向全行业发出11条绿色“双11”倡议,包括:推广产品包装与快递包装一体化,电商件尽量不再二次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泡沫箱等。国家发改委今年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都提出,要开展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进行动,推动生产企业自觉开展包装减量化,实施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制度。

本次调查也尝试了解受访者对快递绿色包装方法的知晓度。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在绿色包装方面首先想到的是循环使用旧纸箱(57.90%)和缩减胶带使用量(51.30%),也有44.33%想到商品可不作二次包装、原箱发货,29.18%知道可采用电子面单,28.81%知道可采用无胶带纸箱等可循环包装。

图片6.png

调查结果还显示,不少受访者颇支持快递包装的绿色转型。问及是否介意商品不作二次包装、原箱发货时,44.89%的受访者表示不介意,23.42%表示仅寄送礼品、收藏品等特殊品类时会介意,仍有31.69%表示不希望商品原箱发货。

再问及受访者是否介意快递企业循环使用旧纸箱,54.09%表示不介意,23.33%表示仅寄送礼品、食品等特殊品类时会介意,22.58%介意企业循环使用包装箱。

752x450_618e10f3d209a.png

752x450_618e10f3e2ebd.png

不过,也有受访者担心快递采取绿色包装后可能引发新的问题。68.87%的受访者担心未经二次包装的商品、循环使用的纸箱不够结实,商品破损的话易引发纠纷;55.30%认为快递包装始终较易破损,难做到二次利用;43.12%认为包装回收成本高,企业没有动力推广;23.88%担心循环使用包装箱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图片9.png

循环快递箱应用比例低,超七成受访者表示未使用过

在国家发改委今年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开展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进行动,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大幅提升循环中转袋(箱)应用比例;加大绿色循环共用标准化周转箱推广应用力度等。并预计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

本次调查中,只有12.27%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这类可循环快递包装箱,71.93%表示知道但未使用过,14.78%表示没听过这类包装。

图片10.png

据了解,顺丰、京东、苏宁、EMS等快递企业已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循环快递箱,但应用比例普遍较低。以顺丰为例,其2020年的公司年度报告显示全年速运物流业务件量达81.37亿票,同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则显示其循环快递箱“丰BOX”循环约700万次,按单次使用为一票计算,占比不到千分之一。此外,顺丰公布的循环包装(含丰BOX、集装容器、笼车、循环文件封四大类、共8个产品)循环总次数也仅为9350万次。

按照《“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的“2025年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1000万个”这一目标,并按单个快递箱循环次数50次估算,总循环次数将达5亿次。但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20年全国快递企业业务量已达833.6亿件。即使不考虑未来数年快递业务量的增长,1000万个可循环快递箱也只能满足约千分之六的快递包装需求。

图片.png

顺丰推出不同尺寸的可循环快递箱“丰BOX”

过半受访者希望包装材料易降解无污染

与循环使用旧纸箱或原箱发货相比,可循环快递箱显然更结实可靠,循环次数也更高。49.72%的受访者认为包装箱坚固可靠,物品安全有保障;43.31%认为包装箱可循环利用,减少垃圾产生。不过,受访者依然对其隐私保护能力存在顾虑。54.37%的受访者认为这类可循环快递箱须当面拆收,难保障收件人隐私;48.42%担心配送员兼顾回收包装的话会影响配送效率;23.14%担心包装箱成本较高,可能提高运费。

图片11.png

再问及受访者心目中理想的快递包装应该具备哪些特点时,66.08%首选包装结实,不怕暴力分拣;54.09%认为包装材料应易降解,不污染环境;39.68%希望容易拆解,方便循环利用;30.48%希望材料类型不繁杂,便于垃圾分类;11.06%希望成本低廉,易于生产。由此可见,多数受访者支持快递包装的绿色转型,但同时对材料强度有一定要求。

图片12.png

七成受访者愿意自行保留快递包装并循环利用

问及受访者希望商家和快递企业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快递包装的绿色转型,54.74%认为循环使用旧纸箱值得考虑,占比较高;44.89%建议采用可循环包装;35.50%希望商品可以不二次包装、原箱发货;30.86%建议简化包装,便于客户循环利用;29.09%希望积极采用电子面单;21.65%希望通过积分、实物奖励等鼓励客户参与包装回收;20.17%建议鼓励、协助客户寄件时自行包装;15.06%希望在住宅小区、写字楼出入口等位置设包装回收点。

图片13.png

最后,问及受访者自己愿意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快递包装的绿色转型,70.35%表示可自行保留包装,循环利用;56.51%愿意将快递包装交给快递配送点或废品回收站;42.19%表示拆收快递时会注意包装完整,便于回收;19.70%表示会在寄件时自行包装。

图片14.png

多家企业正探索快递绿色循环新模式

近年来,公众环保意识不断进步,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受访者支持快递包装的绿色转型,也愿意通过垃圾分类、自行循环利用包装、交由回收机构处理等不同方式减少塑料污染和资源浪费。但与此同时,暴力分拣、隐私泄露等摆在眼前的问题也令不少受访者对循环包装这一模式存在顾虑。可循环快递箱应用比例偏低,一定程度上也和消费者对其可靠性的质疑相关联。

当然,可循环快递箱只是物流配送的其中一种选择。交通运输、站点间中转、仓储空间利用……物流链条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绿色转型的空间。主管部门和快递企业近年也在积极探索,尝试从不同环节实践快递绿色循环新模式。

2020年,国家邮政局推进“9792”工程,即:“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7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0%,新增2万个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

今年“双11”,多家电商平台也积极推动快递的绿色配送。例如用新能源物流车替换传统燃油厢式货车,让运输更低碳清洁;通过商品包装减量化、原发包装、B2B循环包装等节省包装材料;通过AI算法算出如何把箱子装得更满,以减少填充物的使用……

78d11702d74b4d5ca2d055044c5191f0.jpeg

电子面单进一步压缩大小,节约纸张

回到消费者可实际感知的末端配送环节,除了可循环快递箱的推广外,包装回收和循环寄件也能有效提升公众绿色消费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如何实现可循环包装高效地从末端配送点返回到物流仓库和发货商家手上、如何调动消费者回收包装的积极性、如何在企业间实现可循环包装的共享利用……围绕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一系列问题值得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继续探索。

样本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1年11月3日至11月11日展开本项调查,通过网络推送和实地拦截访问,采集1076份有效问卷。其中31.32%的受访者每月网购开销在500-1000元之间,22.58%在1000-2000元之间,18.96%在2000-3000元之间。从性别来看,男性受访者占52.79%,女性占47.21%;从年龄段来看,38.10%为90后,21.84%为80后,21.38%为70后,中青年占比较高;从居住地来看,23.88%目前居住在北上广深,29.18%居住在其他省会城市/直辖市,大中城市居民占比较高。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公共服务监测榜第76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李伟锋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沈红媛 涂长芳 实习生 李明晖 杜美玉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文轶然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