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警工作时突发疾病去世,曾教育转化近3500名服刑人员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1-11-17 17:24

在韶关监狱会见室里,曾有一名灰白头发的“服务员”,每天为前来现场会见的服刑人员家属做好服务工作。作为韶关监狱的一名普通民警,陈穗安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没能等到退休,回到家人身边享受天伦之乐,在2021年11月11日为服刑人员家属办理会见业务时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要让服刑人员家属们感受到爱与温暖。”这是陈穗安一直坚持的做法,他用32年的从警生涯,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初心,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监狱事业,生命定格在59岁。

微信图片_20211117144335.jpg

韶关监狱民警陈穗安。

教育转化近3500名服刑人员

“经验是干出来的,不干工作,何来经验?”这是陈穗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确保工作能落到实处,他给自己制定了“四个一”工作计划:每次执勤时,对改造现场的环境卫生和监管设施设备检查一遍;每周都要对每名专管服刑人员谈一次心;每月对专管服刑人员的思想状况、改造难点进行一次小结评估;为每名专管服刑人员建立一套有针对性措施的“个人档案”,密密麻麻记录着服刑人员改造表现的笔记本垒满厚厚一叠,放在了他个人的储物柜里。

这“四个一”工作计划贯穿了陈穗安的管教生涯,未曾中断。在他近30年的管教生涯中,参与成功教育转化了近3500名服刑人员。

除了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在面对新事物和新要求时,陈穗安也凭着“啃硬骨头”的一股劲,快速提升自身的能力以符合工作的要求。当电子化、信息化技术在监狱工作中普及开来时,考虑到已过五旬的陈穗安不熟悉电脑操作,监区领导打算让年轻民警帮助陈穗安进行电脑录入等操作。

“我不老,不懂我就问,电脑是铁块块,我也是铁疙瘩。”从那时起,同事们便经常能看到陈穗安捧着教程在电脑前研究;在他家里的书房墙上,贴满了五笔输入法的卡片和系统操作的笔记。

在陈穗安32年的从警生涯里,没有做过什么丰功伟绩,却凭着这股“啃硬骨头”的劲头,赢得了身边人的一致认可。

服刑人员家人感受到爱和温暖

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陈穗安共参加了11批次共175天的封闭执勤。组织考虑到年龄问题,本没有安排他参加封闭执勤,不过陈穗安主动请缨,要求“自己必须参战”。

微信图片_20211117144356.jpg

陈穗安在为服刑人员家属办理会见。

在封闭执勤期间,家属现场会见工作暂停,陈穗安便主动申请到押犯监区参与执勤;由于担心家人的旅居史会为监狱疫情防控安全带来影响,他选择在单位自行休整隔离,未与亲人见上一面便又转入下一批的封闭执勤任务中。

对于陈穗安来说,家人固然重要,但他为之倾注数十年心血的监狱事业,也是他的重要归宿。

在此前,曾有人问过陈穗安,会见室和押犯监区的区别。他说,都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服刑人员而工作。对外,要在服刑人员家属心中树立执法公正文明的形象;对内,要向服刑人员传递来自亲人的爱心和关心,帮助他们迷途知返。

在一次办理会见工作中,一名讲着潮汕口音的老太太在会见室门前暗自落泪。陈穗安发现后坐到了老太太的身旁,籍贯为广东潮州的他也用着家乡话向她了解情况。原来这名老太太家中有急事,便急匆匆赶来了,却因沟通不畅,也不清楚会见办理流程,便在这里干着急。

陈穗安向老太太介绍会见办理的流程及所需的证件,并引导她到等候区稍作休息。在进一步交谈中,陈穗安得知老太太的老伴不久前离世,此次前来是告知儿子相关的情况。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陈穗安警觉起来,他立即通知了相关监区的民警,提前做好老太太儿子的思想工作,同时他也在渐渐平复老太太的情绪。

“服刑人员在狱内接受惩罚和改造,但他们的家人来到这里,我会尽最大努力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陈穗安说。

采写:南都记者何生廷 通讯员温海麟

编辑:何生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