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海市消保委就企业宣传、权益保障和商业模式对租金影响等问题公开约谈巴乐兔租房平台。南都记者注意到,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巴乐兔“真房源”“零中介费”及“7天无理由”退租的宣传语,均存在问题。此外,还存在多起押金不退、高电费价格等多起投诉,或助推房屋租赁价格上升。
近日,为了解房屋租赁消费过程中痛点、难点问题,上海市消保委约谈了业内相关企业,沟通中发现巴乐兔租房平台(经营主体:上海万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乐兔”)涉及问题相对典型。
截至11月22日,上海市消保委2021年已受理巴乐兔投诉245件,2020年同期受理巴乐兔投诉138件,同比上升77.54%。为了更好地剖析讨论相关问题,11月25日,上海市消保委就企业宣传、权益保障和商业模式对租金影响等问题公开约谈巴乐兔。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虽然巴乐兔宣称平台都是“真房源”,也表示平台通过线下现场确认等方式保证房源的“真实存在”,但上海市消保委收到的投诉和相关法院诉讼均表明巴乐兔上架房源存在“二房东”越权出租及违规隔断、搭建等情况,显然巴乐兔的房源审核机制存在瑕疵,无法达到平台宣称“真房源”的保证。
此外,针对巴乐兔宣称平台“零中介费”,上海市消保委发现,虽然巴乐兔不向租客收取“中介费”,但巴乐兔是通过向出租方收取其他名目的费用变相收取中介费,而这些费用直接或间接的承担者就是租客。
上海市消保委还发现,巴乐兔宣称租客可以“7天无理由”退租,但实际的情况是有条件退租。有多起消费者投诉反映,虽然还未入住,但退租时仍被扣除7天的租金和200元的“生活费用”。
除宣传问题外,上海市消保委还指出巴乐兔平台存在不少权益保障问题。巴乐兔将平台定义为“居间人”,且实际上除了居间服务外,还承担了租赁期间费用收取等相关服务,与租客的消费者权益息息相关。但巴乐兔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把所有的义务和责任都归于租客和出租方。即便权益受到侵害,租客也无法追究巴乐兔的法律责任。消费者以为把租金和押金交给巴乐兔是“保障”,但实际上巴乐兔是在为出租方提供收款服务。2021年至今,上海市消保委就收到关于巴乐兔押金不退的投诉近百件,不少租客只能通过诉讼要求出租方退还押金。
巴乐兔还通过其App接入私装智能电表等方式,帮出租方收取电费,2021年上海市消保委已接到了十几件巴乐兔租客关于高电费价格以及电表计量不准确的投诉。
在商业模式上,通过前期调查和约谈情况看,上海市消保委认为,巴乐兔的模式主要是为商业化的“二房东”提供各种交易辅助,包括租客招揽、费用收取、出租管理、转租服务,甚至包括以“租约抵扣”的方式向商业化的“二房东”提供借款等类金融产品。同时,上海市消保委亦发现巴乐兔平台具有对挂牌价格干预的能力,其商业模式可能助推房屋租赁价格的上升。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随着资本进入租赁房市场,各种商业化的“二房东”以及相关的交易平台、新的交易方式不断出现,一方面催生了相关消费争议,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租赁市场的价格波动。上海市消保委呼吁相关部门对资本进入租赁市场后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以重视,适时出台针对性的监管规则。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方诗琪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