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朱燕明 12月25日,第37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结果公布。随着数学奥赛国赛结果出炉,2021年度的五大学科竞赛全部落下帷幕。根据奖牌数量统计,广州包揽了1/2的金牌,位居广东省榜首。
广州6所学校在国赛中获奖
根据统计,2021年广州有6所学校在国赛中获奖,分别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
广州市五大学科经过激烈角逐,在全国决赛和省赛中表现优异。从获奖数量上看,广州市获得16金21银7铜的佳绩,位居广东省榜首,包揽了1/2的金牌。其中数学科获得7金,物理科获得4金,生物科获得2金,信息学科获得3金,均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在荣获广东省一等奖的榜单中,广州市五大学科占据156个名额,大幅领先于省内兄弟城市。其中数学57个,物理33个,化学38个,生物21个,信息学7个。
从学校属性上看,广东省有15所学校在全国决赛中获得名次,其中广州市属学校有6所,占全省2/5。广东省有38所学校荣获省一等奖,其中广州市有7所学校(不含省属学校),约占1/5。
在广州国赛获奖的学校中,哪个最强?从金牌数排名来看,华附获得11枚金牌,其中数学7枚,物理2枚,生物两枚;广附获得2枚金牌,均来自信息学;省实在物理,执信在物理,广州二中在信息学各获得1枚金牌。从奖牌总数排名来看,华附26枚奖牌,广附7枚奖牌,省实5枚奖牌,广州六中3枚,执信中学2枚,广州二中1枚。
自主招生满足创新潜质学生发展需要
近年来,广州市教育局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学生信息学、物理、生物、数学、化学五大学科素养,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如2018年底,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署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合作项目,遴选广东广雅中学等17所学校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项目实验学校,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实践研究。17所学校撰写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案、课程建设方案和师资队伍建设等3个方案,主动对接高校“强基计划”,设定人文、数理、科技等方向特色培养项目,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实施相关方案取得一定成效,在广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有效地促进了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推动广州教育创新发展。如广州市第二中学获得市属学校首枚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金牌,被清华大学确认为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基地”;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等广州学校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萌芽赛道5个项目最高奖,获奖数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创历史新高。
此外,从2019年开始,广州市22所高中试行自主招生,满足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今年竞赛的成绩也是来自于自主招生第一年的毕业生的成绩。
编辑:梁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