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公安发布放管服改革成果,143项行政许可实现零跑动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1-12-30 16:18

南都讯 12月30日,惠州新闻发布厅举行惠州市公安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该局放管服改革成果。截至目前,该局152项行政许可,143项实现“零跑动”,占比94%;132项实现即办,占比86.84%;办事时间压缩率94.34%。

微信图片_20211230140317.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惠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欧惠宽还与记者互动,就媒体提问做了详尽解答。

简政放权,推进事权下放

据欧惠宽介绍,今年以来,惠州公安把 “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服务保障惠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突破口,主动聚焦社会关切、顺应群众期盼,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厘清权责、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全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

其中,在简政放权方面。按照“能放则放”原则,共下放事项9项。包括交警支队将新车机动车上牌、二手小型汽车交易转移登记业务下放至登记服务站,将进口摩托车、小型汽车注册登记权限下放至县区车管所;出入境管理支队将边境管理区通行证代受理权下放至县(区);户政支队将稳定居住就业入户、人才引进、投资入户、招干调入、政府安置入户4项业务下放至城区。

无证办事, 减免证明材料29个

根据省厅推进“无证(证件、证明)办事”工作指引,惠州市公安局积极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告知承诺等方式减免企业群众的办事材料。已实现减免事项21项,减免证明材料29个。

此外,还全面探索推动信用承诺和容缺办理。交警在全省范围内为持有我省机动车驾驶证且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登记的驾驶人国籍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港、澳籍驾驶人提供驾驶证期满换证容缺办服务;户政对“参军服现役注销户口”和“持证未落户在原迁出地恢复户口”两项业务实施告知承诺制;出入境65项行政许可在申请人基本条件和主要证明材料具备,辅助性材料不规范、不齐全的条件下,可予先行办理,由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非关键材料补齐。

升级技术,简化老年人办证照片采集流程

针对老年人不同办事需求,惠州公安推出“上门办”“多方办”“纸质办”,累计为2780名老年人提供绿色通道办“服务”。

通过升级技术,简化老年人办证照片采集流程,60周岁以上老年人申办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或往来台湾通行证,直接复用5年内曾办理过的出入境证件照片或居民身份证照片,无需现场重新拍照或提交照片。

此外,惠州公安还设置了16个老年人优先办理服务专窗,提供免预约的绿色通道服务、协助填表、现金支付转换服务,简化老年人办证照片采集流程,在窗口配置放大镜、老花镜以及扩音器等。大厅设置引导员,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孕妇、残障人士提供全程导办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体验感。

跨省通办,4个省启动7个事项

微信图片_20211230140150.jpg

欧惠宽在介绍“放管服”改革成果


欧惠宽介绍,在跨区域通办方面。为推进公安业务“跨省通办”,惠州作为试点单位,积极与省厅沟通对接,全力配合省厅开展系统升级改造、联调测试,下发跨省通办工作方案,为户籍窗口畅顺办理跨省通办业务提供操作指引。

今年6月15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4省户口迁移“跨省通办”正式启动,实现了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稳定居住就业等7个事项跨省通办。

全市通办,覆盖126项业务

今年4月20日,户政业务“全城通办”全面上线,共实现58项户政业务在全市任一窗口、4项业务在本县(区)内任一户政窗口全市通办。至此,惠州市是全省范围内率先创新推出户籍业务办理全流程电子化的地市,也是继深圳之后第二个实现户政业务“全市通办”的地市。

今年5月12日,惠州已全面实现居住证业务县区域内通办。截至目前,惠州全市公安机关已实现126项业务“全市通办”。

为进一步解决货车、危化品车跨县区限行区域通行需多头办理的难题,明确车辆在市区以及需跨县区通行的,统一在交警支队办理通行证,实行“一证通办”,有效解决了多头申请办理,多次提交办证所需资料的问题。实施以来,共办理货车、危化品车跨县区通行证申请59宗,实现了“部门多沟通、群众少跑腿”。

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欧惠宽介绍,惠州公安通过优化办事流程,提升即办程度,解决群众办事多跑动难题。截至目前,152项行政许可,143项实现“零跑动”,占比94%;132项实现即办,占比86.84%;办事时间压缩率94.34%。

今年,惠州公安还完成了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先后推进市局交警、出入境、户政以及城区户政51个窗口,共229项业务进驻,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就可办理、办结各类公安服务事项。

延伸服务,群众办事更便利

据介绍,为方便群众办事,惠州交警、出入境、户政等办事大厅实行周六延时服务制度,5月份以来,累计办理业务14901件。

微信图片_20211230140217.jpg

发布会现场

通过推进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建设,将机动车登记服务延伸至4S店及二手车销售企业,进一步方便群众在购车、登记、上牌时“一站式”办结业务。

截至目前,惠州全市已开通及在建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共52家,已启动服务站45家,其中注册登记服务站16家,转移登记服务站23家,新车专网登记工作站3家,解押、抵押登记服务站3家。

此外,市公安局还分别在惠州公安综合服务大厅车驾管业务办理厅和出入境业务办理厅、交警支队车管所综合业务管理中心、机动车管理中心、水口服务站、马庄服务站设置6个“惠帮办”专窗,并设置专窗提示台牌,并建立工作制度和工作指引,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为积极解决群众困扰,实现便民利民,让群众快捷办理假套牌事项。从2021年4月1日起,全市(含县、区)交警大队开始受理群众举报套牌,群众可在全市各交警大队投诉举报机动车被套牌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快捷“一站式”办理假套牌相关业务。

实施以来,惠州全市各交警大队假套牌受理岗接受本市和外市群众电话咨询假套牌共有326宗,受理办结群众举报假套牌58宗。

全市村警,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8万件

惠州公安深化落实“一村(居)一警”与放管服改革相结合的服务举措。针对年老、身体残疾不便出门群众、留守儿童等三大群体,推出“上门办”服务。全市村警累计走访宣传群众53.5万户、收集社情民意1万多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8万件,切实担负起保平安、护稳定、惠民生职责使命。

以“智慧新警务”改革为契机,运用“互联网+”思维,鼓励村警创新、研发、应用推广一批“小、灵、快”的程序等方式,推行“掌上警务室”“微服务”等高效工作模式,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目前,惠东县局为288个村(居)警务室配备一体化自助服务机,利用广东政务网便民服务终端向群众提供便民自助服务。大亚湾区局在“湾区e网通”APP首页开通“村居首席服务官”专栏,为群众提供业务查询、房屋租赁等便民服务以及一键报警、警民在线交流等功能,通过线上交流带动线下管理,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惠城区东湖社区“葵花码”网上沟通、惠阳“村警阳阳”微信业务自动回复机器人等一批小程序都在当地取得了良好效果。

智慧服务,积极开展24小时无人车管所建设

欧惠宽介绍,惠州公安采取广泛调研,进一步调整优化公安业务自助网点布局,延伸服务触角。已在人流密集,办证需求大的社区,商圈等地方投放交警、出入境、户政业务自助设备42台。积极开展24小时无人车管所建设,全力推广应用驾驶员自助体检一体机,切实提升公安交管服务便利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截至目前,惠州全市共有2个“24小时无人车管所”以及17个自助服务点(交警支队车管所、惠阳区车管所、博罗县车管所、惠东县车管所、龙门县车管所、龙门县永汉镇派出所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博罗县社会服务中心、龙门县行政服务中心、惠阳区行政服务中心)等布设了车管自助办理机。

提升网办占比。目前,惠州市公安局152项行政许可,实现4级网办140项,占比92.11%。户政在“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中嵌入惠州市居民身份证全程网办功能,6月份,已实现临时居民身份证全程网办功能。

推出互联网“学法减分”。惠州市作为全省第一批试点城市,于3月5日起正式推出“学法减分”便民措施,群众可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可申请学法减分。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郭秋成 通讯员 周盼 刘承均

编辑:郭秋成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时代惠州警察故事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