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今年全年中国车市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到2022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有望超过20%,全年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左右,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中提出的“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比达到20%”的中期目标或提前三年得到实现。
种种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至今已经发展成规模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产业链发展较为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正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也逐渐同质化与白热化。刚刚成立三年、在年初完成增资扩股的合创汽车在今年表现得尤为亮眼。今年2月,合创汽车完成来自股东珠江投资管理集团和广汽集团增资扩股24.05亿元;第二款产品合创Z03在4月上海车展亮相后,于11月的广州车展就实现交付。
作为合创汽车的三大股东,珠江投管集团、广汽集团和蔚来汽车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场景生态以及渠道售后等板块持续赋能,为合创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
迅速打造智能汽车全周期产业生态
在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后,合创汽车CEO杨颖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总部基地,合创汽车预期长远在南沙本地做到产销超过200亿元,参与南沙1000亿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值目标。短期将稳步推进相关事业在南沙的发展。计划从明年开始每年保证一款新车型量产发布。
合创汽车立下这个完成难度巨大的目标是有一定底气的。据了解,合创汽车已与南沙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南沙建设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时,作为广汽集团联手打造的品牌,在汽车硬件部分能够获得广汽供应链体系的优势资源进行支撑和赋能,包括底盘控制和稳定性、驾乘体验、三电性能等方面。
股东珠江投管集团自带的产业生态或是合创汽车更大的底牌。珠江投管集团涉猎广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区块链、智能制造、数据超算及处理等前瞻科技领域,合生汇等新零售商超业态,皆有广泛布局,为合创带来了涵盖智慧出行、智慧文娱、智慧办公、智享生活、智联家居、智慧金融等多元化的场景资源。
此外,目前合创汽车已与元知科技、上海交通大学拟开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项目,且多个合作相关方已签署了合作协议。合创汽车还与中国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以及智能驾驶系统开发公司MAXIEYE达成了战略合作等等。
有业内人士分析,以合创汽车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汽车的造车思路跟传统造车有着较大的差异。以往单车智能是传统造车的主要方向,如今智能网联汽车在单车智能的基础上还具备“连接”属性,一方面是与用户产生联系,更加注重用户的使用观感以及智能体验,打造“第三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则是产业生态连接,其完整业态需要高精度地图、云计算、智能驾驶系统等产业链共同支撑,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效果立竿见影 潜力吸引资本关注
2021年,也是新能源汽车踏进分水岭的一年,或将成为政策扶持与市场驱动分化元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成熟,补贴政策退出期让“骗补”将不复存在,新能源汽车企业历经大洗牌,行业正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在“汽车新四化”成为行业共识的前提下,互联网科技巨头集体抢滩智能网联新战场,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四化”的重要载体,其估值逻辑也在不断重构。汽车企业的估值不再仅限于“制造”属性,通过智能网联,跨界企业所带来的“消费””科技”属性也将帮助获得更高的估值。
天眼查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共计获得融资70余次,融资总额超800亿元,已超过2020年全年融资金额总数。
杨颖曾公开表示,目前已有国内外20余个创投基金机构向合创汽车表达了较强的投资意向,“目前合创汽车资金资源比较充分,不过也希望有更多战略投资者加入共同成长”。
那么,合创汽车是如何获得资本的青睐?
一是源自于官方机构对于合创发展模式的认可。日前,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规划明确指出以“智能+新能源”为方向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企业,拟培育1-2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的企业培育1-2家独角兽汽车企业,支持小鹏汽车、合创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企业发展壮大。
二是源于产品营销理念的创新。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新兴时代,精准培育与获取用户受众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合创汽车聚焦次元虚拟偶像、国潮动漫、电竞等Z世代热爱的文化符号,通过请EDG战队站台,将合创Z03与《灵笼》动漫主人公深度绑定,并且发布了次元虚拟偶像代言人奕心等方式与Z世代形成情感共鸣,与Z世代这个新鲜事物接受度、付费意愿更高的群体玩在一起,共同成长,获得极高的用户粘性与认可度,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
三则是更加先进且人性化的渠道布局规划。通过星罗棋布的线下门店解决新锐造车势力在售后服务的短板。合创汽车在一线、二线及重点城市采用公司直营模式+加盟商渠道模式,在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建立体验中心店、专属体验店的智慧新零售运营模式,在全国建成137家线下店,覆盖全国105个城市,为用户提供更佳的看车、购车、用车体验。
综上所述,产品、生态、营销、渠道、政策等方面齐头并进才是合创汽车能分得资本给新能源市场红利的主要原因。如今,”后来者“合创汽车已经有了“走得远”的底气,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未来如何真正做到让产品连接应用场景,探索更为广阔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空间,将会是合创汽车在新能源赛道突出重围的关键。
文/陈培均
编辑:任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