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一座桥,难见一面!深圳抗疫“母女兵”坚守各自岗位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2-01-12 15:18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800x451_61de3a5ee2140.png

南都讯 记者方舢 摄影张子珊 横跨沿河北路的一座人行天桥,连起了罗湖区的黄贝岭与新秀社区。虽然从物理距离上看,通过这座桥,只需要15分钟的步行时间,但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分别在新秀社区承担数据排查工作的邱蜀钧和在黄贝岭社区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孙燕,因为需要坚守岗位,一桥之隔的母女,已经好几天没有见面了。

B62AA881-D2E5-45AA-8911-5198C43F9BF8.jpeg07ADFF78-7624-44E1-8955-3D43531F647D.jpeg

(女儿邱蜀钧)

“这次疫情波及范围较广,数据排查的工作量较大,7号以来,从早上9点到晚上12点,我每天要打100多通电话,确保社区里的居民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正在新秀社区忙碌的女儿邱蜀钧说,最近几天,自己回家时已是深夜,妈妈已经入睡,早上离家时又是大早,妈妈还在休息,因此,母女俩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已经好几天没有打过照面。

女儿工作的辛苦,激励了母亲在志愿服务岗位上贡献余热的决心。在她们居住的黄贝岭社区,已经退休的妈妈孙燕,加入了卡口值守与核酸检测引导的志愿服务队伍,并拉上了自己的四川老乡一起参与。“社区工作者非常不容易,能力所能及地帮到他们,我也很开心。”

5EF0B5C5-99B3-4BDB-959B-41CBA3EF0B53.jpegD0257094-B5E9-49A8-8947-882069275131.jpeg

对于母亲与其他志愿者的付出,邱蜀钧也心存感激:“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的相互支持与相互补充非常重要。志愿者和下沉干部一起,把核酸点搞得妥妥的,我们社区工作者就可以放心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据排查的工作中去,共同把疫情防控的工作做好。”

编辑:戴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深圳疫情防控最新消息(持续更新)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说点什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