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广州南沙率先发布对接RCEP、CPTPP双协定“17条”。
1月17日,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在《南沙自贸片区对标RCEPCPTPP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点措施》(下称《试点措施》)宣讲会现场发布《试点措施》,聚焦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要素流动便利、金融服务、竞争政策和绿色发展6大领域,精准对标RCEPCPTPP条款,提出17条先行先试措施。这也是全国首个以RCEP、CPTPP双协定为对标标的制定的自贸试验区集成性创新举措。
《南沙自贸片区对标RCEPCPTPP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点措施》宣讲会现场。李夏同摄
这些举措有哪些创新亮点?中山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符正平认为,《试点措施》聚焦对标RCEP和CPTPP的突出难题,着眼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双轮驱动”,把握数字经济、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新趋势新热点,力图用绣花功夫建设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推动南沙自贸片区以更高水平开放助力新发展格局。
创新海关监管重构763个业务节点
在RCEP实施后,约定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减让政策与新的原产地规则,对各国货物贸易口岸效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南沙多管齐下,提出“探索简化海关程序,提升港口、口岸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深化综保区监管方式创新,试点更加开放的一线监管政策”,“加强与各国港口、海关对接合作,加快信息互认、互联进程”。
广州南沙精准对标RCEP CPTPP条款,提出17条先行先试措施,探索简化海关程序,提升港口、口岸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南沙海关副关长周斌表示,针对RCEP关税减让模式和原产地规则全新、复杂的实施需求,南沙全面升级海关原产地管理信息化系统,重新构建763个业务节点,优化享惠货物的申报模式和报关单结构,确保全面实施原产地规则和协定税率。
截至目前,进出口环节需要核验的监管证件已从2018年的86种精简至41种,减少了52.3%,除保密等特殊情况外,其余的38种监管证件可全部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网上申请、联网核查和无纸通关。
为助力辖区企业第一时间享受RCEP政策红利,南沙还聚焦贸易便利化规则,提前研究预判风险,强化水生动物出口前监管,规范源头管理;推广“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等改革措施。以辖区出口日本的鳗鱼企业为例,南沙海关对标生鲜易腐产品“6小时放行”要求,探索对快运货物、易腐品设立快速通关程序,目前针对快件、易腐品出口方面已经基本达到六小时以内放行。
“RCEP生效和《试点措施》将促进进口业务的多元化,特别是资源型品类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南沙作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将迎来又一发展良机。”广东卓志跨境电商供应链公司总裁办主任李曼表示,目前卓志服务的海外品牌已经有100多个,南沙《试点措施》的生效,能助力企业运用自贸区规则,为客户提供更低成本的供应链服务方案,带来更多业务机会。
以离岸贸易带动离岸金融发展
RCEP的正式实施不仅作用于贸易自由流通,还可进一步促进数据、人员、资金等要素安全有序流动。
这也是南沙较早进行探索实践的领域。2018年,卓志就在全球优品分拨中心,依托南沙首创的全球溯源中心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优势,将规则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共建数字化应用实践和模式创新。
“依托南沙全球溯源体系的共建共享机制,可采集企业知识产权确权信息,推动全球溯源中心信息化系统与国际知识产权专利运营机构、国内相关高校等知识产权数据库对接,建立全球企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何庆红表示。
此次《试点措施》也提出,要对标协定数据流动、信息传输和人员流动条款,采取建设离岸数据中心、争取国家支持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及先行先试更加便利的自然人跨境流动机制等措施,率先探索打造数字贸易发展新模式和国际数据合作治理新规则。
“《试点措施》在创新举措的功能性和产业导向上具有鲜明的南沙符号。”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天津市自贸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评价道。
广州南沙探索发展离岸贸易,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资料图片
货物、数据、人员的流动又与资金的流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记者注意到,在《试点措施》中,南沙率先提出“以离岸贸易带动离岸金融发展,探索打造南沙离岸贸易试验区。”这与近期人民银行、外汇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相一致。
南沙该如何做出示范?南沙开发区口岸工作办公室主任罗建文表示,南沙将实施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从财政、海关、外汇和商事等方面推出支持离岸新型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和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措施。
“我们还将争取支持税收的优惠政策和金融监管沙盒模式的试点,为离岸贸易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罗建文补充道。
南沙探索打造绿色农业自贸区
日本是我国最大农产品出口国,此次RCEP实施后中日首次达成关税减让安排,日本零关税承诺涵盖了大部分水产、果蔬、茶叶、加工食品,拓展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优势。
随着RCEP生效,以恒兴集团为代表的诸多企业拥抱开放机遇,在广州南沙注册公司(恒兴食品公司、恒兴广州渔业),即将携手广州南沙已有的一大批预制菜企业——真功夫、绿成、尚好菜、包道、中大餐饮等“抱团出海”。
为搭乘农业作为传统敏感领域在RCEP协定下实现新突破的东风,“加强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和规则对接,探索打造绿色农业自贸区”被写入《试点措施》。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王青峰透露,基于先天资源和后天优势,南沙探索建设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打造农产品国际贸易枢纽,构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国际种业的新基因(种质)创新高地,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境外、境内两类平台,形成推动农业对外合作的双轮驱动和高水平双向开放格局。
此外,南沙还响应当前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和国家低碳经济战略,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探索打造绿色自贸区”,获得区内企业积极响应。
2022年1月1日,南沙自贸区企业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获签RCEP项下全国首批广东省首份原产地证。通讯员南宣供
“作为一家化工企业,我们以绿色低碳循环为原则的价值取向,不断开发创新材料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以满足新技术、绿色出行和城市化等大趋势所带来的强劲需求。工厂计划通过能效计划、绿电采购以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来实现碳中和增长。”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刘斌表示。这与南沙区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探索打造绿色自贸区的理念不谋而合。
遵循国家和广东自贸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安排,《试点措施》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形成六个方面的集成性创新举措。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梁明认为,《试点措施》有利于南沙自贸片区充分利用协定签署机遇,将改革开放推向纵深,在我国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编辑:王美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沙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