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地能做什么,这里我们概括为4个更:巡查更高效、治理更精准、实现部门更加协同、处置更智能。”
2月8日,佛山市南海区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召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会议。大会召开前,与会人员参观调研丹灶镇“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化治理试点工作情况。该项目2021年10月1日正式运营,8台无人机智能基站实现包括“一岛两湖十里片区”等重点区域的全镇域覆盖并构建完成丹灶镇低空无人机智能遥感网,为丹灶镇10个委办部门提供28项服务。
区委深改委印发的《佛山市南海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广“空天地”智能治理模式,打造全方位社会感知体系,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南海区政数局局长劳剑锋表示,前期区政数局已经调研了15个单位,梳理出对“空天地”项目的具体需求,加快推进’空天地’项目基础平台的建设。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围,今后几年,南海将聚焦九个方面26项改革任务,坚决破除硬骨头、卡脖子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九项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以信息化智能化为重点,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广“空天地”智能治理模式,争取把各类矛盾问题化解在小、处置在早。
“首先空天地是什么?也许大家觉得空天地是无人机,其实我们的理解是空间一体化治理体系。”南海区政数局局长劳剑锋介绍,“空天地”一体化治理体系,即深度应用“城市大脑”前期已建成的视频共享平台、算力资源、数据库、二维码等基础能力,新增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组建天空、低空、地面“三张网”,实现基于卫星遥感的“天上看”,基于无人机和高位视频的“空中拍”,基于地面视频、物联感知设备和二维码的“地上巡”,并通过数据对碰和算法分析,让日常巡查智能化、精细化,让问题发现早、发现全。
在现场分享时,劳剑锋举了个例子,区政数局前期的一个试点应用,一个无人机大概可以用2.5天的时间飞20架次,就可以覆盖20平方公里,这些相关获取的图像跟视频的数据,就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环境治理、查违建等多个领域,“相当于多支巡查队伍约30多个人力才能完成的巡查任务。用无人机理论上只需要三个人,一个安全操作员和两名的数据分析人员就可以操作。”
据介绍,本次会议参观调研丹灶镇“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化治理试点,就是全国首个基于低空无人机遥感组网的城市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以自主研发的5G无人机智能基站为载体,以易飞云时空大数据平台为核心,集成多型号无人机、多功能传感器和机载AI计算模块,构建空地一体、云边协同的协同组网模式,实现地表资源的高频次、高精度、全自动和立体化监测。
如今,借助5G、无人机、遥感器等先进科技手段,丹灶初步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化感知体系,初步做到“5+2”“白+黑”全覆盖、全天候、无间隙的自动巡检、事件识别、平台实时告警,初步形成巡检发现、数据分析、问题汇总、交办跟踪、认定执行、解决问题的闭环流程,初步达成区、镇、村三级数据互通共享。
丹灶镇委书记陆文勇表示,丹灶镇将继续在全面对接区“一网统管”系统、拓展延伸其它领域、支持中科云图公司加快技术攻关、开发手机端APP应用、研发多功能遥感器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扎实推进“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化社会治理实践。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夯实多元共治格局,在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促进社会平安稳定上取得更大成效。提升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广“空天地”智能治理模式,打造全方位社会感知体系,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劳剑锋表示,下一步南海区将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个是科学的规划,确保效能的最大化;二是要推动统一标准规范,夯实共建共享的基础;三是推动区镇共建,促进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四是推动政企共建,带动南海区算法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空天地’项目基础平台的建设,与各镇街各部门兄弟合力把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共同打造治理无处不在、服务随处可享的治理新格局,利用大数据的手段助力建设现代化管理新常态。
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 路漫漫 实习生 陈映萍
编辑: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