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6岁女童和外婆相继患白血病,单亲妈妈同时照顾两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2-03-19 23:01

近一年来,东莞的卢女士历经生活磨难。去年4月,其6岁女儿小瑜被确诊患白血病。祸不单行;正当卢女士为女儿医药费发愁的时候,今年3月,其59岁母亲同样被确诊患白血病。卢女士是一位单亲妈妈,需要同时照顾两位患重病的家人,让她心力交瘁、几近崩溃,“这条路真的太难了。”

微信图片_20220319090447.jpg

6岁女孩患白血病,最好做骨髓移植

卢女士是肇庆人,2017年来到东莞打工,后来在长安一家工厂做检查员,月收入4000余元。

2021年4月20日,卢女士的女儿小瑜在幼儿园上课时,突然发烧、脸色苍白。后来,卢女士带小瑜前往广州一家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卢女士难以接受,“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年10月,在其他病友的帮助下,卢女士在一家基金会筹到了10余万元,小瑜开始接受正规治疗。卢女士说,因为母女两人在老家申请了低保,孩子的医药费可以报销大部分,所以这笔费用至今还能维系着孩子的治疗

至今,小瑜做了五六次化疗以及卡提治疗。很多次在治疗时,小瑜都疼得嚎啕大哭,一直叫着“妈妈,痛!”“妈妈,痛痛!”这让卢女士倍感心疼,忍不住暗暗抹泪。

111.jpg

“医生说,孩子最好做骨髓移植,费用大概为四十多万元。”卢女士表示,自从小瑜生病后,她便不再上班,专心陪她治病。这笔费用犹如一块大石压在心底,让她喘不过气来。而更令她寒心的,是小瑜父亲的态度。

卢女士称,在小瑜7个月大的时候,她便跟丈夫离婚了。“离婚之后,他就没管过女儿,没给过一分钱抚养费。”卢女士表示,小瑜生病后,前夫也从未到医院看过孩子。卢女士的家人找到他,他才给了3000多元。

今年1月,卢女士的遭遇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卢女士称,通过媒体报道和网络筹款,共筹集了六七万元。

媒体报道后,东莞南城街道“双百社工”刘肖兰接过了这个个案。刘肖兰告诉南都记者,她帮小瑜申请了东莞市民政局实施的“民生大莞家”项目,领取了5500元救助金,还有空调被、折叠床。此外,爱心企业也给她们捐赠了棉被、芭比娃娃等。“三八”妇女节,南城公共服务办还给她们送去了油、饼干等慰问品。

微信图片_20220319091055.jpg

同时照顾两位白血病病人,让她感觉崩溃

卢女士原本打算,今年继续想办法筹钱,让小瑜接受骨髓移植手术,早点康复。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春节期间,卢女士的母亲胃口极差,吃什么吐什么,脸色苍白,浑身无力。

3月2日,卢女士的母亲在医院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医生称,其同样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手术费用高达一百万元。这个消息让卢女士几近崩溃。

但生活再苦再难,也只能往前看。3月7日,卢女士的母亲住进了小瑜同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医院考虑到这个家庭的情况特殊,把两人安排在同一间病房,方便卢女士照顾。目前,其母亲已经花了4万元医药费,除了已交的一万元押金,还欠费3万元。

微信图片_20220319090457.jpg

卢女士在医院对面租了一间房子,白天在出租屋做好饭菜,便马上带到病房给女儿和妈妈吃,并为她们端屎端尿、喂药,观察她们的病情变化;晚上则继续守在病房。

“有时候真的很崩溃,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卢女士说,感觉自己的生活看不到阳光,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条路真的太难了。”

在卢女士的母亲入院后,南城街道“双百社工”刘肖兰曾到医院探访过她们。“当时,她精神状态不太好,很疲惫,也有黑眼圈。”刘肖兰劝慰卢女士,一定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能垮。”

卢女士的心里还存有遗憾。小瑜生病的时候在读幼儿园大班,马上要升读小学一年级了。卢女士也为她找好了学校,订好了校服;但小瑜还没来得及穿上校服就病倒了。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小瑜也经常问卢女士:“妈妈,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学校上学?”

“希望孩子能快点好起来,穿上新校服,开开心心地去上学。”卢女士说。

【爱心提示】

如果你愿意帮助这个家庭度过难关,可直接跟卢女士联系。

电话:13211000148

微信/支付宝:13360260065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编辑:田玲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