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振兴局披露: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需抽样调查超2万户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2-03-24 19:42

南都讯 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 3月24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2022年部门预算报告。报告披露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项目”的预算安排、工作内容、绩效考核指标等。据此可一窥“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等工作的开展方式。

报告显示,该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2022年拟安排该项目一般公共预算3238.16万元,其中: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1548.06万元;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152万元;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158.1万元;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1380万元。

此次披露的项目绩效目标显示,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需抽样调查2.2万户以上,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需实地评价抽查超过85个县,并要求相关方对考核评估工作“零投诉”。

123.jpg

据国家乡村振兴局官网。

国家乡村振兴局介绍了前述四类评价考核工作的开展方式。

一是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抽样调查、座谈访谈与数据分析,结合部门综合核查,平时掌握情况,对中西部22省区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以及成效巩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二是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媒体记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等参加实地考核评价工作,采取查阅资料、座谈访谈、入户调查和实地核查等方式,对承担东西部协作任务的东部8个省(直辖市)、西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考核。

三是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由中央农办、国家乡村振兴局牵头,各定点帮扶牵头部门参与,组成工作组。中央组织部牵头对中央单位选派挂职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进行督促落实。中央统战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分别牵头对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中央和国家机关、高等院校、金融机构、中央企业的定点帮扶工作开展考核评价。国家乡村振兴局负责综合协调工作。按照定期调度、自评总结、地方评价、分类评价、综合评议的工作程序进行。

四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采取年度绩效评价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通过省级自评、第三方实地评价、专家组评价等方式,对有关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2021年度和2022年度衔接资金使用管理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及考核。

“通过最严格的后评估,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推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持续巩固,脱贫群众收入持续增加,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党中央、国务院过渡期重要决策部署提供有效参考。”国家乡村振兴局称。

此外,预算报告显示,国家乡村振兴局2022年收支总预算30759.41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其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23775.06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减少5741.99万元,下降19.45%。

针对当前对“过紧日子”要求,国家乡村振兴局称,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压减了公用经费和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其他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支出等项目支出中涉及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同时合理保障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支出需求。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中央部门集中“晒”账本,今年钱怎么花?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