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东莞的热搜榜被“奥密克戎”霸占,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不畏艰险,直面迎战病毒,并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双统筹工作。外出核酸采样、医疗支援、参与“流调”,坚守院内筑牢防线和救治患者……一个个义无反顾的“红楼人”,正是生生不息的“红楼精神”具象。可见,“百年红楼”不只是上一辈人的故事,更是新一代“红楼人”续写的新篇章。
站在东莞“双万”新起点,包含着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认可与信赖的“红楼”,将在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医疗中心的站台上,向莞邑大众展现“百年红楼”的新局面。
沉淀:
“红楼”创下多项东莞“首例”成绩
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西医院之一,东莞市人民医院最初是一副红顶的西式建筑模样,以“红楼”代称,地道的莞邑人都熟知。时光百年流逝,东莞市人民医院早已不是当年的“红楼”样,却依旧坚守着“自强不息,仁爱博精”的“红楼精神”。
一直以来,“红楼”创下多项东莞“首例”成绩。2018年,完成首例直升机患者转运任务,开启东莞市航空医疗救治篇章;2019年,东莞市首座肿瘤学科大楼——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大楼正式揭牌启用;2020年,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南方医科大学共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2021年,东莞市首家医院与钟南山团队“结盟”;2022年,东莞市首个融合“医疗+交通”的TOD创新示范点项目,在东莞市人民医院红楼院区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与TOD项目同期启动的还有全省首座BNCT治疗中心,开创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进驻东莞,乃至全广东省的新局面,建成后将立足东莞、辐射大湾区,为肿瘤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手段。
“有关项目建设单位要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把BNCT项目和TOD项目建成安全、高效的暖心工程,让百年红楼在地铁1号线上开启绚丽新篇章,持续推动东莞卫生健康事业与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东莞市政府领导在启动仪式上发言。
作为东莞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领航者之一,东莞市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二期重点建设单位名单。恰逢东莞“双万”新起点,一个崭新的局面下,“红楼”又会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创造出怎样的惠民景象?
展望:
将优化“互联网+”与互联网医院建设
其实,说到东莞市人民医院TOD项目,最激动“红楼人”心的是关于急救中心大楼的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更好承担救护医疗工作,为患者提供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的综合救治服务,同时从展示和传承医院深厚的历史文化方面考虑,我们规划设计急救中心大楼时,融合了‘红楼’医院元素。”东莞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袁耀钦介绍道。
这次急救中心大楼的建设,于“红楼人”而言,是“重塑红楼”,也是盖“新红楼”。“新红楼”寄托了“红楼”情结,也许下了高水平医院建设的重要承诺。
据悉,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医院系列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建设”“促进校地共建”等部署,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东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蔡立民表示,这必将有效解决目前东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匹配的问题。
蔡立民表示,在接下来高水平医院建设的道路上,东莞市人民医院将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建设高水平医院,着力提升医院综合能力;将对标高水平医院和国家重点专科的具体标准,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水平医疗团队,开展一系列符合高水平医院定位及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的新技术;加快建设智慧医院项目,优化“互联网+”与互联网医院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等等,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就医环境。
文/黄馨莹
编辑:曾奕静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东莞稳进:见证城市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