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广州天河4家专业型孵化器位列名单之上。截至目前,天河区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载体数量增加至36家,为全市第一。
本次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中,全省26家单位入选,其中广州市13家。远洋新三板企业孵化培育基地、云谷·软件和信创产业孵化器、凤凰里孵化器、时代·TIT软件信息产业孵化器等4家天河专业型孵化器上榜,涉及软件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物技术应用等专业领域。
位于广州天河区科韵路的方圆E时光万鹏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南都资料图
近五年,天河区获国家级孵化器认定数量从4家跃升至16家,占全市国家级孵化器总数的30%;连续三年每年新增4家,近三年新增总量居全市第一;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载体数量增加至36家,为全市第一。截至2022年4月,天河区建成23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其中国家级36家,省级以上68家,市级以上83家。
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发展状况,一直以来是评价区域创新驱动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广州创新强区,天河区持续大力推动科技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创新空间资源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最适宜的载体空间。
自2018年以来,天河区在全省各区县率先实施“天河优创”科技创新载体绩效评价工作,旨在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突出单位面积产出为特色”,通过优中选优的方式遴选出科技创新载体的“天河样本”,推动创新载体树标提质。工作开展至今,超200家次载体上榜“天河优创”。2021年,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天河优创”科技创新载体绩效评价工作以“先评后赛,以赛促评”的方式创新开展,实现全省首创。
2021年,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天河优创”科技创新载体绩效评价工作以“先评后赛,以赛促评”的方式创新开展。南都资料图
与此同时,天河区在政策端精准发挥财政扶持的杠杆作用,出台《天河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落实“双统筹”工作的具体举措,对创新载体及其企业推出载体绩效评价奖励、入驻企业租金补贴、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企业孵化、政务服务资源配置等全方位政策体系扶持,支持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及入驻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资本端,联合国有银行开发推出“天河优创”中小企业孵化全场景金融服务方案,助力创新园区和入驻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如今,天河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规模及产业贡献力不断提升,全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达232家,其中广州信息港、羊城创意产业园、宏太智慧谷等16家孵化载体年营收超过10亿元,90个创新载体承载全区超7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培育出至真信息、骏伯网络、火烈鸟等10余家市场估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未来独角兽”企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编辑:夏嘉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天河优创”科技创新载体高质量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