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陈杏花 5月17日,大鹏新区葵涌党工委2022年工作会议召开,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葵涌党工委书记刘建中向大会作报告,总结回顾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任务。会议明确,2022年,葵涌将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交通路网建设、城区品质提升等领域落子,推进“红色葵涌、品质葵涌、生态葵涌”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化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滨海生态城区建设,勇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的排头兵。
2021年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被评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东江纵队诞生地、司令部所在地、广东省临委主要活动根据地,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葵涌,2021年在党史学习教育领域的成绩较为亮眼。葵涌侨史馆开馆运营,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列入首批省革命文物实录,被评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入选第三批市委党史教育基地,和土洋烈士纪念公园共同成为市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旅游线路。东江纵队红军小学被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先进单位,为全市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学校。完成211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176个民生微实事项目。
过去一年,葵涌的城区品质持续提升。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提速,轨道交通8号线溪涌车辆段累计427户房屋权利人签约,签约率达到95%;葵新-官湖片区利益统筹项目签约率已达56.5%;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项目全年任务移交拆除率100%。此外,全年总投资约2.23亿元,推动44个工程项目建设,实现2046家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全覆盖、1800余家“三小场所”双重预防机制全创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实现备案“全链条”监管,全面完成盐坝高速路口内涝等10个涉水隐患点整治。
期间,葵涌还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构建生态环境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21年,葵涌完成75项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任务,改造生态景观林24.7亩,复绿耕地7.46亩。23条河道连续两年全年水质达IV类以上,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100%达标。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15.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7.5%。完成8个美化绿化工程,硬化面积近万平方米。环境卫生指数测评考核排名7次进入全市前30。
今年将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工作
会议指出,2022年,要重点抓好“一核两翼”(指葵涌中心城区和坝光、溪涌东西两翼)和“大鹏湾红色旅游带”建设,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高要求推进“红色葵涌、品质葵涌、生态葵涌”建设,靶向发力全面提速,加快推进现代化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滨海生态城区建设。
具体怎么做?在推动红色葵涌建设上,将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把土洋社区打造成为红色旅游名村、红色集体经济繁荣发展示范点、全省乃至全国示范村。深化党群服务阵地“五级联动、扫码点单”改革,实施居民小区“红色基因”工程,打造“听·见葵涌”品牌,并发挥东江纵队纪律教育中心阵地作用,打造纪律教育示范基地。
为推进品质葵涌建设,今年,葵涌将聚焦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靶向招商,吸引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全力配合新区加快推进坝光片区“双谷”、溪涌片区“站城一体化”、金枪鱼国际交易中心、大鹏湾LNG走廊和滨海天然气储运基地区域总部建设;持续完善交通路网建设,确保地铁8号线溪涌车辆段交地目标和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征拆任务如期完成,9月份基本完成葵新-官湖整村统筹项目,加速推动完成东部海堤三期土洋、官湖段建设;投资3300万元推进管道天然气三期工程。
值得一提,在生态葵涌建设方面,葵涌将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进程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期间,将深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18.75亩林木抚育。同时规划一批海洋儿童友好空间,加快推进老年友好型街区建设,投入1800万元精准谋划实施一批民生微实事项目,开展葵涌“悦乐聚”“传承客家文化 弘扬东纵精神”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擦亮葵涌文化品牌。
编辑: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