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跃居第一!广州发布一季度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2-06-12 19:50

广州是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1期试点地区。

为推进试点工作,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市委平安广州建设领导小组市域社会治理组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联合研发广州市域社会治理评价监测体系—“红棉指数”。

“红棉指数”通过常态化监测、数据化评估,实现科学反映数据周期内全市社会治理效能。

今年2月,广州市首次对外发布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2021年度监测结果,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和积极评价。

2022年第一季度,广州市通过采集18个市直单位,涉及全市11个行政区社会治理领域的1452条统计数据,抓取全网超过7.8万条风险预警数据,经过分析、测算,推出2022年第一季度“红棉指数”数据结论和报告,全面展示全市社会治理综合状况。

【总榜】

5个区得分在80分以上

10.jpg

2022年第一季度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监测结果显示,南沙区以85.75分夺得榜首,越秀区以84.61分紧随其后,黄埔区以83.98分排名全市第三。11个区中有5个区的综合得分在80分以上(总分100分),且彼此间差距较小。

对比2021年度“红棉指数”监测结果可以发现,越秀、黄埔两个区的社会治理综合表现持续稳定且占优。

南沙排名上升幅度较大

南沙区在2022年第一季度监测中为何能夺得全市第一

监测发现,南沙区在五大监测维度中,社会安全度以46.57分排在全市第2位,法治保障度以20.31分排在全市第1位,德治建设度以4.80分排在全市第1位。五大监测维度中有两大维度居全市第1,一大维度居全市第2。

对比2021年度监测结果可以发现,南沙区的社会安全度得分从全市第6位上升到了第一季度全市第2位,法治保障度、德治建设度得分排名从第2位上升到了第1位,智慧支撑度方面也有较大进步。

黄埔两大维度进步明显

在2022年第一季度“红棉指数”监测中,黄埔区以总分83.98分排名全市第3位,其法治保障度以19.42分排在全市第2位,智慧支撑度以7.93分排在全市第2位,均比2021年度监测中的表现有了大幅提升。

【分榜一】

社会安全度 从化南沙越秀领跑

2.jpg

社会安全度在“红棉指数”总榜中所占权重为50%,是包含具体指标最多、权重最重的一个分榜。

第一季度监测结果显示,在一级指标社会安全度下,从化、南沙、越秀区分别以47.10分、46.57分、45.56分居全市前三名。

通过分析社会安全度下10项二级指标,从化区治安安全、“钱袋子”安全得分均居全市第1位,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得分均居全市第2位;南沙区出行安全和消防安全得分均居全市第1位;越秀区安全生产得分居全市第1位。

治安安全:全市命案100%侦破

监测结果显示,从化、花都、海珠区的治安安全得分在全市排前三名,分别为9.46分、9.02分、8.82分。

第一季度,广州市有7个区命案发生数为个位数,4个区命案发生数为零,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全市刑事命案破案率均为100%。

舌尖上的安全:荔湾天河表现佳

舌尖上的安全指标下,第一季度荔湾、天河、花都区得分排名全市前三,分别获得4.62分、4.52分、4.44分。

荔湾区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数、食品行政处罚案件数均为全市最少;其季度食品抽检合格率为98.78%,居全市第3位。天河区在食药环领域犯罪案件数、刑拘人数、批捕人数等负向指标上数量最少。花都区第一季度食品抽检合格率为99.37%,全市最高,其“舌尖上的安全”得分较好。

“钱袋子”安全:从化南沙得分高

第一季度,从化、南沙、越秀区在“钱袋子”安全下分别以3.96分、3.955分、3.57分居全市前三名。

校园安全:未发生重大安全案事件

监测还显示,第一季度广州全市校园安全形势较好,全市未发生重大校园安全案事件。

出行安全:南沙醉驾案件最少

第一季度,全市11区均未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

二级指标出行安全下,南沙、越秀、荔湾区分别以6.68分、6.524分、6.515分居全市前三位。

南沙区查获涉醉驾案件宗数、查处电动车违法行为宗数均在全市最低。越秀交通事故数宗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查处涉酒驾违法行为宗数均为全市最低

生产安全:越秀排名第一

近年来,广州生产安全形势逐年向好。

在二级指标生产安全下,越秀、从化、黄埔区第一季度得分居全市前三名,分别为6.93分、6.87分、6.78分。其中,越秀区第一季度仅发生1宗安全生产事故,零死亡人数,生产安全得分全市最高

消防安全:南沙一马当先

此外,在二级指标消防安全下,南沙、从化、黄埔区分别以5分、4.89分、4.81分居全市前三位。全市共有越秀、黄埔等6个区火灾伤亡人数为零。

社会心理安全:天河番禺得分高

二级指标社会心理安全下,第一季度天河、番禺、荔湾区分别以2.82分、2.73分、2.71分居全市前三名。其中,天河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最高,达98.63%。

【分榜二】

法治保障度 南沙黄埔天河排前三

3.jpg

一级指标法治保障度下,设立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服务、全民普法项4项二级指标。监测结果显示,第一季度法治保障度得分前三位是南沙、黄埔和天河区,分别为20.31分、19.42分和19.33分。

第一季度监测中,黄埔区在法治保障该维度下以19.42分升至全市第2位。

分析发现,依法行政领域,黄埔区政府聘请的常年法律顾问人数,从年度监测的2人增长至第一季度的10人;行政复议综合纠错率得分升至第一季度全市第5位。司法质效领域,黄埔区第一季度在检察机关监督撤案数、提起抗诉案件数、发出检察建议数、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发出司法建议数等指标得分均进入全市前三名。

【分榜三】

德治建设度 南沙越秀黄埔入三甲

4.jpg

一级指标德治建设度下,设置个人品德建设度、社会诚信建设度两个二级指标。德治建设度下,南沙区居于榜首,越秀区排名第二,黄埔区位列第三,分别为4.80分、4.50分、4.17分。

个人品德建设度方面,第一季度,南沙区有8人经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认定为见义勇为人员,全市最多;从化区以7人、荔湾区以5人分列全市第2、第3位。

社会诚信建设度方面,根据2022年第一季度市辖区信用监测综合指数结果,越秀、南沙、黄埔区得分居全市前三,分别为89分、88.53分、88.06分。

【分榜四】

公众参与度 白云越秀天河最活跃

5.jpg

一级指标公众参与度下,设置基层协商参与度、群团组织参与度、社会组织建设度、志愿服务活跃度、群防共治活跃度5项二级指标,具体指标18项。

监测结果显示,第一季度白云、越秀、天河区在公众参与度下分别以8.86分、8.31分、7.60分排名全市前三。

六区志愿者人数突破10万

从二级指标来看,白云区季度开展3934场志愿活动、志愿服务累计时长62.8万余小时,在群团组织参与度、志愿服务活跃度、群防共治活跃度下得分均居全市第一

越秀区在基层协商参与度下得分居全市第一。番禺区在社会组织建设度下得分居全市第一。截至第一季度,广州有白云、花都、海珠、番禺、天河、越秀等6个区的志愿者人数突破10万人大关。其中,白云区注册志愿者全市最多,超41万人。

从化最小应急单元处置事件最多

群防共治建设方面,目前全市共建成最小应急单元22841个,配备应急处置力量20余万人。

截至第一季度,白云区以3419个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数量居全市第1,其次是海珠、天河、番禺。

全市最小应急单元协助公安机关处置事件96件。其中从化数量最多,为48件;黄埔、番禺、天河的事件处置数量居全市第2至4位,最小应急单元发挥的群防共治作用显著提升。

番禺社会组织建设得分第一

截至第一季度,天河区社会组织注册数量为全市第一,有1080家,其次是越秀、番禺区。

在城市社区平均拥有社会组织数量上,南沙区以11.6个居全市首位。荔湾、番禺、黄埔也相对较多。

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方面,黄埔区拥有84个3A以上评估等级社会组织,数量全市最多,番禺第二,有56个。

番禺区在社会组织数量、社区平均拥有社会组织数量、3A以上评估等级社会组织数量指标下,得分均居全市前三名,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得分全市第一

【分榜五】

智慧支撑度 白云黄埔海珠表现优

6.jpg

第一季度监测结果显示,智慧支撑度下,白云区以8.04分居全市第1位,黄埔、海珠区以7.93分、7.91分居第二、三位。

白云3项智慧指标领先

白云区的智慧支撑度继在2021年度监测中夺得全市最高分之后,第一季度再次夺得全市第1。

在智慧支撑度下13项具体指标中,白云区有3项排名全市第一,分别为“区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机投入数量”“交警大数据智慧中心快速处理异常拥堵次数”“律师网上办理业务人次”。

黄埔智慧建设进步最大

与2021年度监测结果相比,第一季度智慧建设进步幅度最大的当属黄埔区,得分排名跃居全市第2位。

智慧支撑度13项具体指标中,第一季度黄埔区有5项居于全市前三名。其中,24小时自助办证终端投入量有74台,排名全市第1;进驻穗好办APP的政务服务事项数量增加至288项,排名全市第2;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机投入量也从69台增至224台,变化明显。

海珠网上诉讼服务提升快

第一季度监测中,海珠区智慧支撑度得分排名全市第3,上升比较明显。智慧支撑度13项具体指标中,海珠区有6项居全市前三名。

与2021年度监测相比,海珠区第一季度在区法院网上立案率、网上开庭率、电子送达率等指标下,得分排名提升较快。这与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下,海珠区法院加大网上诉讼服务工作力度相关。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法治与基层治理课题组

统筹:李陵玻 邹琳 

主笔:吴笋林 

研究员:吴笋林 何生廷 叶孜文 王瑜玲 赵青 卢婉珊

制图:张许君

编辑:邹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重磅发布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