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阅见大良”城市乐活周——金榜题名游暨凤城书舍华盖里站揭幕活动在凤城书舍·华盖里站举行。以凤城书舍华盖里站为起点,大良率先推出金榜题名美食文化旅游路线,展现“状元之乡”的历史文化底蕴。
启动仪式现场
大良是顺德的政治文化中心,清晖片区位于大良中部,是顺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曾经先有学宫后有县衙,有着崇文重教的历史底蕴,凤城书舍华盖里站毗邻清晖园,位于顺德大良历史文化街区的华盖里巷,华盖里巷是一条富含岭南风情的街巷,顺德建县后第一位状元黄士俊以及清代一门六进士的龙氏家族都曾在此居住和学习。
大良选址于此建设公共文化空间,本着“把最美的空间留给阅读”的原则,意在继承状元之乡的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凤城书舍·华盖里站于2022年建成,5月投入使用,书舍面积223平方米,馆藏以人文、历史、顺德本土文献为主的图书约4100册,旅游休闲类期刊20种,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特设了顺德历史文化专柜以及旅游期刊。
凤城书舍华盖里站
室内外阅览座位60个,免费为居民及旅客提供书刊阅览、文创产品展示等服务。除此之外还计划将此打造为一个美食、旅游、文化深度融合的多功能青年会客厅。定期开展文艺培训、分享、读书沙龙等公益活动,迸发新思想,赋予华盖里书舍新的文化内涵,让大良文化、顺德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润城”。
活动同步重磅推出了金榜题名游路线,作为顺德的文化中心,大良的历史文化街区曾经书院、私塾林立,走出了明代状元黄士俊、清代进士龙建章、著名慈善家梁銶琚等世代英才。如今本地学子走莘村、金榜题名街、行青云塔更成为新风尚,年轻人来到这里追寻状元的足迹,找到重新出发的榜样和力量。金榜题名路线串联了西山庙、清晖园、金榜莘村、青云塔等状元文化内涵丰富的文旅地标。
大良街道党工委委员李海源表示,为贯彻落实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用好顺德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城市名片彰显城市魅力”精神,大良街道正聚势推动品质大良蝶变升级,打造“水美、城秀、产优、人旺”的中心腹地、都会城市。重点构建三片一带的文旅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中部作为顺德历史文化旅游核心区、东部作为城市现代文化会客厅、西部作为多元文化聚集区这三大文旅片区发展,构建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特别策划“金榜题名、寻味大良、遇见良缘”三大主题文旅线路。大良街道也将以此次活动作为良好的开端,聚势合力打造“岭南人文小城,粤港澳城央度假区”,助力顺德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从即日起至未来几个月,大良街道将在华盖里书舍、金榜题名路线开展“阅见大良”系列活动。7月10日起,主办方在莘村老洋房、梁銶琚故居一带展示举行“城南旧事”照片展和“水韵凤城”摄影展。组织大良街道摄影协会等摄影爱好者到金榜莘村采风,用镜头记录其的诱人美食、岁月痕迹和浪漫风采。开展华盖新生——大良青年会客厅、民谣音乐会、“金榜题名毕业季”脱口秀开放麦、亲子3D打印体验活动、周六艺术下午茶、古琴体验课、文创市集、凤岭读书沙龙、户外电影、茶艺诗词书法公益艺术课等活动。
金榜题名游路线:
凤城书舍华盖里站
“未有县衙,先建学宫”,顺德崇文重教的历史由来已久,凤山书院、梯云书院等私塾遍布城乡,文风兴盛,状元数量位列广东之最。
“凤城书舍”是大良街道秉承“把最美的空间留给阅读”的原则而建设的第五个凤城书舍站点,取地于富含岭南风情与书院文化气息浓厚的华盖里巷,在新时代以新形式弘扬顺德状元之乡崇文重教的文化精神。
西山庙
园内状元碑石、春魁灰塑,镌刻着属于文人士子的浩然正气:顺德状元黄士俊曾为庙内关帝殿门上书“乾坤正气”四个大字;西山庙内碑廊第一块碑正是“重修棂星门记”,碑文则由南海状元伦文叙为顺德学宫所撰写。
岁月变迁,西山庙一直承载了顺德古老的学术脉络和文化精神。
金榜莘村——莘村牌坊-民国洋楼-青云文社-竹筒屋-金榜
·莘村牌坊
私塾林立,莘莘学子穿行往来;青云文社在此资助学子科考,成为无数顺德学子启蒙的地方。
这里也是清代进士、北洋镇府交通部总长龙建章、著名的金融家、慈善家梁銶琚家族的故居,名人辈出。
·民国洋楼
莘村内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具有岭南风格的老建筑,民国洋楼就是其一。
以混凝土代替砖木结构,加设悬挑小阳台,屋顶改为平顶、地铺花阶砖,立面造型也吸收了西洋建筑的装饰手法,门窗出现了装饰角线。
·青云文社
源起于明末清初,是地方士绅联合捐资创办的公益性文教组织,资助文士、刊登诗文。
同治年间开始推行捐赠文武生员印卷金项目,资助生员赴省城考试,凡科举成功者都要跨过迎恩桥前来拜谒一番,感谢青云文社助他们金榜题名。
·竹筒屋
金榜莘村中到处可见极具历史感的竹筒屋:顾名思义即单开间民居,面宽较窄,开间较小,通常只有 3~4 米左右,进深长则在 12~20 米之间,短的也有 7~8 米。
平面布局犹如一节节的竹子,因此称之为“竹筒屋”。
·金榜
这里曾是张贴榜文的地方,故称金榜;也相传因一位书生金榜高中,故家乡被赐名金榜。1894年,顺德清末进士伍文琯为大良西乡金榜村题字,石刻墨宝至今仍留于社区居委会。
金榜牌坊旁的石壁上,金黄色的“金榜”二字尤为显眼。石壁上展示了金榜河文化龙舟竞渡、北帝庙会文化、金榜小贩文化、养牛的故事和金榜牛乳的历史等。
从莘村行至金榜的小巷,也因此得名金榜题名巷,成就了一段踏鳌折桂佳话美愿。
清晖园·状元堂
明朝状元府邸、清代簪缨世家、近代企业大族,全都与清晖园的日月光辉深刻相融,灵秀诗意的园林,也始终藏着英才辈出、家族兴盛的美好寓意。
如今,清晖园内的状元堂主要用作展厅,展示状元黄士俊的生平历程,以及明清两代顺德状元和探花的故事。
华盖里步行街
这里之前是贩卖笔墨纸砚的地方,旧称笔街。如今是极具岭南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在这里,你可以一睹明末清初骑楼特色的岭南西洋建筑,传统美食与新式茶铺融合于此,既现代又不失本土特色。
这里还连通着大良著名的环山空中步行栈道——华盖里栈道,让人感受到藏于闹市中的惬意。
青云塔
与太平塔并称为顺德双塔,被赋予了“助文风之兴盛”的寓意。
时任顺德知县倪尚忠曾聚集乡中出类拔萃的学子于青云塔亲授道业,状元黄士俊也在此受到启发,砥砺奋发,终金榜高中。
如今再走这金榜题名之路上,除了文化书香,手工双皮奶、金榜水牛奶、顺德鱼生、凤城牛乳等传统美食古色古香,以及瓦煲奶茶、网红咖啡店、港式奶茶店等新式美食,也在这里延续着世界美食之都的魅力。
作为旅游胜地,大良的民宿也富有本土特色,比如40年老房改造的南洋复古风民宿、蕴含百年邮局文化与广府文化的现代民宿、全屋智能与超大前景的时尚民宿、服务细致周到的豪华酒店……打造出了属于大良的慢节奏生活。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编辑:胡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