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附条件获批 商业化还有多远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07-26 18:31

奥密克戎全球肆虐,新冠口服药补齐抗疫最后一块拼图。

7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

在上述药物获批当晚,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600196.SH)公告称,本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真实生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推进双方联合开发并由复星医药产业独家商业化阿兹夫定等事宜达成战略合作。

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新冠适应症的获批,标志我国有了首个国产新冠小分子药物。记者注意到,尽管阿兹夫定作为新冠治疗的价格尚未公布,但在业内看来,在价格上仍具有一定的优势。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仅有今年 2 月引进的辉瑞 Paxlovid 且定价较高(2300 元/疗程),且阿兹夫定原HIV 适应症定价为 900 元/疗程,为新冠治疗补足短板。

对于阿兹夫定在新冠治疗的定价以及商业化的进程,复星医药投资者热线方面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尚无定价的信息披露。如本次合作依约开展,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本集团抗病毒产品线,满足一线临床用药需求,并助力疫情防控,预计本次合作将对本集团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老药新用

“限期完成附条件的要求”

7月25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附条件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

123.png

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获批

官网显示,本品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药物。2021年7月20日,国家药监局已附条件批准本品与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此次为附条件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年患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

对此,国家药监局还指出,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限期完成附条件的要求,及时提交后续研究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对新冠肺炎的相关探索被称为“老药新用”。

早在2021年7月20 日,阿兹夫定片已于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与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 HIV-1 感染患者(即艾滋病患者)。

记者注意到,在真实生物的公众号“真实生物科技”上,2022年7月15日,真实生物对外宣布阿兹夫定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达到预期。近日已正式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

真实生物.jpg

真实生物对外提及Ⅲ期注册临床试验的结果

文章还显示,支持本品上市申请的关键Ⅲ期注册临床试验,是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1)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阿兹夫定片可以显著缩短中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比例,达到临床优效结果。首次给药后第7天临床症状改善的受试者比例阿兹夫定组40.43%,安慰剂组10.87%(P值<0.001),受试者临床症状改善的中位时间阿兹夫定组与安慰剂组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0.001)。(PPS集)(2)抑制新冠病毒作用:阿兹夫定具有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病毒清除时间为5天左右。(3)安全性方面:阿兹夫定片总体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阿兹夫定组与安慰剂组无统计学差异,未增加受试者风险。

一女多嫁?

复星医药获独家商业化权益

记者注意到,阿兹夫定片的上市持有人为真实生物。真实生物成立于 2012年9 月,注册地为河南省平顶山市,法定代表人为王琳。真实生物是一家以研发为驱动力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治疗病毒性、肿瘤及脑血管疾病的创新药物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

复星医药公告所示,真实生物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0,000万元,Genuine Biotech HK Limited 持有其 100%股权。根据真实生物管理层报表(合并口径,未经审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真实生物的总资产为人民币14,068 万元,所有者权益约为人民币-17,045 万元;2021年,真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 397 万元,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11,654 万元。

复星医药 合作1.png

复星医药公告显示,公司与真实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2022年7月25日晚,复星医药公告显示,公司与真实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开发并由复星医药产业独家商业化阿兹夫定。本次合作领域包括新冠病毒、艾滋病治疗及预防领域;拟合作区域为区域 1(即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区域 2(即区域 1 以外的全球地区,但不包括俄罗斯、乌克 兰、巴西及其他南美洲国家和地区)。

在商业化费用及收益分成方面,在中国境内,就阿兹夫定销售产生的毛利,根据销售渠道不同,由复兴医药产业和真实生物按照50%:50%或55%:45%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中国权益以外的全球地区,具体分成方式和比例待双方于补充协议进一步约定。

不过,复星医药也在公告中指出上述事宜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如本次合作依约开展,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本集团抗病毒产品线,满足一线临床用药需求,并助力疫情防控。预计本次合作将对本集团业绩产生正面影响;但鉴于本次合作尚未开展,且合作产品实际销售情况受(包括但不限于)用药需求、生产及供应链能力、市场竞争环境、销售渠道、疫情防控形势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次合作对本集团当期及长期业绩的具体影响尚无法预计。”

有趣的是,早在阿兹夫定尚未获批之前,真实生物曾先后与新华制药、奥翔药业、华润双鹤签订了相关的协议,也因此被外界称之为“一女多嫁”。

2022年4月26日,新华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真实生物同意新华制药为其拥有的阿兹夫定等产品在中国及经双方同意的其他国家的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5月,奥翔药业、华润双鹤均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真实药业签订了阿兹夫定片的委托加工生产框架协议。

7月26日,有投资者就阿兹夫定片的商业化进展向新华制药提出疑问,对此公司回应,“公司于2022年4月27日在巨潮资讯网刊载了《关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其后刊载了《关于A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截至目前公司除已公开披露的信息外,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7月26日下午,记者就阿兹夫定片合作进展致电奥翔药业等企业。对此,奥翔药业证券部方面回应,“目前只是与真实生物签订了阿兹夫定片委托生产的框架协议,还尚未签订正式协议。”而华润双鹤办公室相关人员则向记者表示,“以此前公告为准,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透露。”

市场竞争激烈

或进入“有口服小分子药可用”阶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 (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9 年 12 月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由于SARS-COV-2 病毒的高变异能力,全球新冠疫情出现了几波反复,为全球抗疫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2022年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传播特点和病例特征,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轻型和普通型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目前 CDE 已批准辉瑞的新冠口服特效药 Paxlovid 和腾盛博药的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重型和危重型以免疫治疗为主。

在方正证券方面看来,新冠口服药相比中和抗体优势明显,有望补齐新冠抗疫最后一块拼图。

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多个新冠口服药进入后期临床阶段。

pic_982286

美国默克公司研发的口服抗新冠药物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美联

2022年5月15日,东吴证券研报指出,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物受毒株变异的影响较小,同时具备生产成本低、服用方便等优势,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具备较大潜力。目前,海外已经上市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包括辉瑞的 Paxlovid,默沙东的 Molnupiravir 以及吉利德Remdesivir。国内进展较快的包括君实生物 VV116、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等,均处于 III 期临床阶段。

要注意的是,新冠口服药的价格仍是影响患者群体大规模使用的重要因素。

安信证券分析,阿兹夫定在国内获批前,国内用于新冠治疗的化药与生物药仅有从辉瑞进口的小分子口服新冠药 Paxlovid、以及腾盛博药的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其中 Paxlovid 价格较高(2300 元/疗程),而中和抗体需要注射使用,因此上述两款药物难以大规模分发使用。

安信证券还指出,此次阿兹夫定获批用于普通型新冠肺炎,理论上对应患者群体规模较大,考虑到该药物为口服药物,且安全性相对有保障(既往已获批用于 HIV 的治疗),在未来规模化生产后成本大幅降低的预期下,我们认为该药物可在新冠传播情景下实现大规模的药物分发,患者可在居家/隔离点/方舱/医 院等环境中自行用药,国内疫情防控进入“有口服小分子药可用(指大规模用药)”的全新阶段。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药物竞争的本质实际上是药效以及副作用的比拼,在实现基本可比的药效并且无重大副作用的前提下,新冠口服药的竞争力更多是看先发优势,商业上渠道的铺陈和用户的快速触达,以及药物定价上的优势。对于新冠药物的市场定位在用户心智上的影响和教育都是影响未来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编辑:伍月明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国产新冠口服药竞速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