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第二年:校内暑托满意率过半,校外报班先看孩子兴趣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民调
原创2022-07-28 14:55
1308x300_6267c4a4b8c61.png


今年是“双减”政策落地的第二个暑假。从7月11日开始,全市11个区共216所中小学校分期开展暑假校内托管服务。“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利用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已被明令禁止。广州市教育局公开数据显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从“双减”政策实施前的1153家减少至15家,减少比例达98.7%。市内多家培训机构已申请注销或变更经营范围。寒暑假期间,家长们只可以给孩子报名参加非学科类培训。

这个暑假,广州的家长都送孩子参加了哪些类型的校内托管或校外培训?今年的校内托管和校外培训与去年又有哪些不同?家长们对校内托管和校外培训还有哪些期待?南都民调中心于7月15日至26日面向广州中小学生家长发起问卷调查,于近日发布《中小学生暑期校内托管与校外培训情况调查报告(2022)》。

报告显示,家长们给孩子报名参加暑期托管或校外非学科类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孩子暑期在学校或机构有更多玩伴。在校内托管方面,体育类拓展课程最受欢迎,超八成受访家长表示以后还会给孩子报名参加假期校内托管。在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方面,书法、音乐等艺术类课程更受欢迎。近六成受访家长希望有关部门明确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界定标准。

参加暑期托管或校外培训主要是希望孩子有玩伴

本次调查中,有54.03%的受访家长表示自家孩子今年暑假参加了校内托管;65.14%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参加了校外非学科类培训;其中,28.10%的受访家长表示二者都有参加;只有8.93%表示二者都没有参加。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孩子所读年级的上升,给孩子报名参加校外非学科类培训的受访家长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为更好地了解家长对校内托管及校外非学科类培训的看法,本次调查采取了网络推送和实地拦截访问等多种形式采集问卷,参加校内托管或校外非学科类培训的受访者比例与现实比例有一定差异。

问及受访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暑期校内托管或非学科类培训的原因,46.17%表示希望孩子在学校或机构有更多玩伴,占比最高;45.93%表示没有长辈帮忙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送往学校或培训机构;45.45%希望孩子暑期也保持良好作息和学习习惯;44.74%希望丰富孩子假期生活;33.25%表示自己工作繁忙,没时间照顾孩子。

受访者潘先生向南都研究员表示,儿子今年还未放假,就已经和同学约好了要参加校内托管、一起报名参加篮球课程。见孩子主动提出假期想回校,潘先生欣然同意:“既不用我花心思给他安排假期活动,也不用担心他成天在家打游戏,而且(校内托管)还便宜,简直一举多得”。

图片1.png

至于没有给孩子报名参加暑期校内托管或非学科类培训的受访家长,有31.71%表示家中有人可照顾孩子,不需要参加托管;26.83%认为孩子平时学习压力已较大,不想再加重负担;同时有26.83%认为托管或培训收费过高、不值得;17.07%表示孩子不想参加,因此没报名;也有17.07%表示想让孩子过个纯粹的假期。

受访者李女士的儿子准备升小学二年级,她向南都研究员表示,其儿子所读班级已经有不少同学在暑假参加了校外培训班,但她本人暂时不打算“跟风”。她认为,一来孩子年纪还小,未展现出对特定事物的兴趣,跟风报班可能反而影响他的学习积极性;二来难得放长假,希望多带孩子外出游玩,增进亲子关系。

图片2.png

暑期校内托管:

超七成受访家长为孩子报名多个时段托管

与去年类似,今年广州各区出台的校内暑托服务方案各不相同。例如在天河区的龙口西小学,其暑期校内托管服务分为7月11日至22日、8月15日至26日两期,供家长自行选择;而番禺区开设托管服务的学校则为家长提供自7月11日起至8月26日(不含周六日)的三期服务,且每一期还细分出从上午到下午的三个服务时间段,供家长根据实际情况自愿申请参加其中一个或多个时间段。

哪些托管时段更受欢迎?本次调查中,有56.45%的受访家长表示为自家孩子报名参加了7月中下旬的校内托管,66.53%参加8月一、二周的校内托管,65.73%参加8月三、四周的校内托管。综合分析发现,有73.79%的受访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了多个时段的校内托管服务。

图片3.png

体育类拓展课程最受欢迎,其次为艺术类

给孩子报名参加了校内暑期托管的受访家长中,55.65%表示报名参加了体育类拓展课程,52.82%报名参加艺术类拓展课程,各有35.08%报名参加科技类拓展课程和语言/文学类拓展课程,17.34%报名参加劳动实践类课程。进一步分析发现,74.60%的受访家长给孩子报名了两类或以上拓展课程;随着孩子所读年级的上升,给孩子报名参加艺术类拓展课程的受访家长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有受访者表示,平时孩子上学缺乏足够运动,希望趁着暑假多参加锻炼,因此与孩子商量后报名参加了跳绳、体能训练等好几个体育类课程。也有受访者告诉南都研究员,其孩子所读学校今年新开设了轮滑课程,孩子非常感兴趣,于是主动报名参加。

图片4.png

校内托管各方面满意率均超五成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校内暑期托管有哪些变化?调查结果显示,50.40%的受访家长表示今年的拓展课程类型有所增加;45.97%表示提供托管服务的学校增加;39.52%留意到今年参与托管人数增加;39.11%表示托管时间进一步延长。

南都研究员分别从公开报道及受访家长处了解到,今年广州不少学校的暑期校内托管服务较去年有所调整,更好地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今年的暑期托管课程在去年的基础上新增了烹饪等劳动课程;天河区龙口西小学今年首次作为服务点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暑假托管服务;番禺区沙湾中心小学开设少年特种兵校内研学活动,为学生安排军事素质训练、综合实践、红色故事会、基本生存技能课程等内容。

图片5.png

问及受访家长对今年暑期校内托管服务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服务组织管理的满意率为62.90%,师资水平的满意率为56.86%,拓展课程内容的满意率为59.68%,收费标准的满意率为58.87%。可以看出,受访家长对今年暑期校内托管各方面的满意率均超五成。

图片6.png

去年暑假,南都也曾发起过同题调查。对比调查数据可以发现,今年受访家长对暑期校内托管服务不满意的比例有所下降。

有受访家长向南都研究员介绍,其孩子所读学校与第三方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由第三方机构入校提供暑期托管服务:“其实和以前报校外兴趣班差不多,但现在直接在校园里上课,安全等各方面都更有保障”。

不过,也有对托管服务不满意的受访家长表示,其孩子所在学校只提供两周的暑期校内托管服务,时间较短,无法完全满足需求。该受访家长认为托管时间段应该覆盖整个暑假,更好地减轻家长负担。

受访家长希望合理安排课程,满足学生需求,方便就近参加

问到受访家长未来是否会考虑继续报名参加假期托管班时,81.45%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仅7.26%表示不会继续参加,11.29%表示仍在考虑。

图片7.png

问及对学校组织暑期托管班有哪些建议时,受访家长最希望合理安排课程人数,满足学生需求,占比51.56%;48.44%希望更多学校提供托管服务,方便就近参加;40.48%希望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堂、午休场地等设施条件;35.64%希望托管时间尽量与家长上下班衔接,方便接送;34.60%希望基础费用由财政承担,仅拓展课程收费。

图片8.png

调查过程中,有受访家长向南都研究员反映,其孩子就读于越秀区某小学,本来已经报名参加暑期校内托管,但后来又接到老师通知称报名人数太少、无法开班,因此其孩子并未参加校内托管。该家长建议,部分地处同一片区的学校可联合提供托管服务,几所学校的学生共同报名,更易达到开班要求;且可在不同校区开设不同课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轻教师负担。

不过也有受访家长认为,暑期校内托管应该实现学校全覆盖,让孩子直接在所读学校参与托管,方便家长就近接送。

还有受访家长提出,据其所知,目前市内各所学校的暑期校内托管服务收费不一。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有关指导意见或统一收费标准,方便家长对学校及服务机构进行监督。

南都研究员也了解到,目前广州不同学校之间的暑期校内托管收费确实各不相同。

例如在天河区吉山小学,其暑期校内托管服务由第三方机构提供,收费为80元/人/天,另计午餐15元/人/天,学生可自行选择拓展课程。

在增城区朱村街第二小学,其暑期基础托管服务收费为45元/人/天,另计午餐16元/人/天;若选择素质拓展课程套餐,收费则为80元/人/天,另计午餐16元/人/天;另外还开设有游泳及乒乓球特色课程,收费均为600元/15次课程。

而在南沙区麒麟小学,其暑期校内基础托管服务收费为10元/人/段(每天共4段,折合40元/人/天);兴趣课程则视具体科目收费40-50元/人/段(每天共4段)不等,其中思维记忆、跆拳道、机器人编程等课程还需收取68-250元不等的材料费;校内午托及午餐则合计收费20元/人/天。

图片14.png

南沙区麒麟小学今年暑期校内托管的收费表。图据该校微信公众号

非学科类培训:

书法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最受欢迎

非学科类培训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艺术类课程更受欢迎。41.82%的受访家长表示自家孩子参加了书法类培训,40%表示参加了音乐类培训,34.09%参加了美术类培训,31.82%参加了语言类培训,30%参加了舞蹈类培训,24.55%参加了体育类培训,24.09%参加了思维类培训。

图片9.png

进一步了解发现,36.82%的受访家长表示自家孩子今年暑假只参加1-2项非学科类培训课程,33.64%表示孩子参加了3-4项非学科类培训课程,29.54%表示孩子参加了5项或以上的非学科类培训课程。

受访者余小姐的女儿今年8岁,她向南都研究员表示,自“双减”政策落地后,其读小学的女儿作业负担明显减少。为了不让女儿暑假成天在家看电视,她便在校外培训机构一口气给女儿报名了跳舞、绘画、音乐、主持4项课程,把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

也有受访者向南都研究员表示,其孩子自幼喜欢画画,但所读学校今年的暑期校内托管拓展服务中没有绘画类课程,于是专门在校外机构给孩子报了一个兴趣班,希望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美术素养。

图片10.png

受访家长给孩子报班首先考虑孩子兴趣

进一步了解受访家长给孩子报名非学科类培训班的考虑因素,65%表示会考虑该项培训是否与孩子的兴趣、特长相契合,占比最高;37.73%会考虑该培训对孩子能否起到作用;30.91%会考虑培训地点是否离家近,接送方便;也有30.45%表示会考虑培训费用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

受访者董女士向南都研究员介绍,其女儿之前一直在校外机构学习绘画,已有一定成绩,因此这个暑假也继续报班上课;该机构近期还推出了促销活动,学生组团报名的话可以享受一定折扣,于是她又邀请了几位相熟的家长一起给孩子报名,省下来的钱又能为孩子添置更好的工具。

受访者余女士表示,虽然自己一次性给女儿报了4项校外课程,在外人眼里似乎数量有点多,但那都是女儿明确表示过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她也是征得女儿同意后才交费的。她认为,既然孩子愿意去学、能坚持下去,那自己肯定会支持孩子。

图片11.png

本次调查还尝试进一步了解受访家长在孩子暑期非学科类培训上的开销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为孩子报名参加校外暑期非学科类培训的受访家长中,25.91%表示花费了3001-5000元;21.36%表示花费了1000-3000元;10%表示花费在1000元以下。不过,也有19.55%表示花费了5001-7000元,23.19%表示花费在7000元以上。本次调查中,为孩子报名参加校外暑期非学科类培训的受访家长在每项课程上的平均开销约在1000-2000元之间。

图片12.png

受访家长希望明确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界定标准

最后,问及受访家长对有关部门加强非学科类培训管理有哪些建议,57.47%希望进一步明确学科类与非学科类的界定,占比最高;其次有57.09%建议学校或社区引进优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55.94%建议强化监管,非学科类培训收费应纳入指导价管理;48.28%希望提高非学科类培训师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35.63%认为应该加强机构广告宣传管理,杜绝虚假宣传和焦虑营销。

有受访家长表示,自家孩子以前参加过一个文学写作类的培训班,该课程主要包括名著阅读、写作知识、诗歌创作等。其认为这些内容并不算学科类培训,但该机构去年也主动停止了有关培训,转型开展研学游等项目。

图片13.png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过半受访家长对今年的暑期校内托管服务比较满意。而且,与去年的同题调查结果对比可以发现,今年受访家长对暑期校内托管服务不满意的比例有所下降。综合分析数据,拓展课程类型增加,以及开设校内暑托服务学校增加应该是改变家长看法的主要原因。

不过调查中也有受访家长对目前校内托管的服务时间和收费标准持有异议,希望延长服务时间、明确收费标准。

随着各校吸取经验、教育部门优化托管方案,相信广州的“官方带娃”服务还会进一步完善,吸引更多家长和学生报名参加。

在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方面,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受访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培训班时最看重的因素是该项培训与孩子的兴趣、特长是否契合。近六成受访家长希望学校或社区能引进优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同时解决课后托管和课外拓展两大问题。也有家长希望进一步加强机构管理,避免恶意涨价、培训师资良莠不齐等现象。

南都研究员留意到,教育部正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2年暑期专项行动,严查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非学科类培训恶意涨价、机构“退费难”等问题。

此外,7月21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起草了《广东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准入方式。

调查说明

本次问卷调查于7月15日至26日开展,通过网络推送和实地拦截访问等方式,共回收1377份有效问卷,受访者均为居住在广州的中小学生家长。接受本次调查的多数受访者居住在中心城区,海珠区(14.16%)、荔湾区(11.33%)、黄埔区(11.33%)、越秀区(11.11%)、天河区(10.46%)、白云区(10.02%)占比较高。从暑期安排来看,受访者中有54.03%表示孩子今年参加暑假校内托管,65.14%表示孩子暑期参加校外非学科类培训,8.93%表示二者都没有参加。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公共服务监测榜第89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李伟锋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李伟锋 沈红媛 涂长芳

编辑:文轶然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