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爆雷之后,同在美股上市的另一家前置仓模式生鲜平台经营现状如何?8月11日晚间,叮咚买菜发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二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叮咚买菜该季度实现营收66.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2.8%;Non-GAAP净利润2000余万,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叮咚买菜已经连续10个月持续改善亏损率,因此对前置仓模式充满坚定的信念。”
毛利率大涨,直采模式扩展至非生鲜品类
二季度GMV达到71.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2.3%。财报中提到二季度总收入的增长主要就是受GMV强劲增长推动,GMV与收入的转化率较高。
二季度产品收入为6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4%,主要是受平均订单价值增长的推动。服务收入在该季度大涨88.1%,达到8040万元,主要是由于订阅叮咚会员计划的客户数量增加。
在成本支出中,销售成本和产品研发费用是唯二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的。销售成本该季度为45.4亿元,同比增长14.4%,主要是受总收入增长的推动,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4.6%增长至31.6%。叮咚买菜CSO俞乐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提到二季度获得较高毛利率的原因:叮咚的供应链起点不断拓展,叮咚谷雨的商品研发能力、生产加工规模和效率均持续提升,例如订单农业用数据赋能农业生产、减少农业生产中的低效和浪费,高比例的直采已从生鲜品类延展到了非生鲜品类;超长的、多环节的、不断延伸的供应链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差异化的、占领用户心智的商品,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毛利率。
产品研发费用为2.5亿元,同比增长23.7%,财报解释为是增加了对产品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技术数据算法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投入。前置仓模式中最为关键的配送费用本季度为15.4亿元,同比下降9%,配送费用占总收入占比由36.5%下降至23.2%。
解决损耗问题,创始人对前置仓有坚定信念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有分析师就近期每日优鲜遭遇困境一事,提问前置仓模式是否真的能跑通。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剔除疫情严重的3个月,叮咚买菜已经连续10个月持续改善亏损率,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今年期末实现全面、持续盈利,因此也对前置仓模式充满坚定的信念。“大家认为生鲜电商毛利率低,我们通过做厚做强供应链来改善;大家质疑损耗大,我们通过大的订单密度和预测、推荐技术来改善,目前损耗已经远远低于传统生鲜业态;大家觉得非标品的品质控制很难,我们通过规范流程、加大人力和技术投入,目前的品控应该在整个生鲜行业中是领先的。看到用户需求,然后倒逼自己进步。这是我们的思路。有些人看到了问题,爱抖小机灵,告诉全世界自己什么都知道。而另一些人,却一直低头在解决问题。其实,创业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现金余额60多亿,预计今年末全面盈利
而对于外界一直非常关心的盈利问题,叮咚买菜方面表示,二季度的业绩客观上优化了他们的全年的亏损率和现金流出的金额,因此到今年的第三、四季度,公司的亏损额和现金流出对比去年同期将有极大幅度的优化,预估明年公司依然是正向的现金流。另外,电话会上叮咚买菜还透露,截至二季度末,现金余额为60多亿人民币。银行与公司的合作更为紧密,银行短期借款增加至8.9亿人民币。“简而言之,咱们需要花的钱已经不多,而账上的余额还是不少,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完全没有现金流的风险。” 据悉,今年上半年,叮咚买菜在长三角地区实现了盈利,正向经营利润是3.7%。
梁昌霖坦言,二季度的阶段性盈利,是受到了疫情的部分影响。“展望三季度,我们可能会略微亏损。但是,比较我们疫情后和疫情前的数据,除了营收增长,亏损率在持续不断地改善。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今年期末,叮咚买菜可以实现全面盈利。”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冰倩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