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却炼出了一炉“仙丹”?原来是这样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09-01 14:22
1080x237_36ab4b8167c6a1e7.jpg

近日在广东汕尾
一女子在家中给儿子熬中药 结果忘了时间
中药被熬干 锅已经炸开了
锅底还有几颗红红的“小仙丹”
熬中药还是炼仙丹?
让懂教授来为你仔细分析
750x381_746be29fe4da3b7f.jpg

“仙丹”在中药锅底是如何炼成的?

透过炸开的裂口往里看,锅底最终留下了9颗闪闪发光的红色小球,被调侃为小“仙丹”。

按常识,陶锅大约耐受1000-1200℃的高温,在长时间的熬煮下,锅底温度已经超出了砂锅的承受范围,而锅内有药液的部位和没药液的部位,温差较大,所以开裂。

砂锅中出现的火红色圆球,更不是“仙丹”,而是被烧成碳的药渣
750x381_2b5fef311679091c.jpg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头疼脑热还是保健养生
大家还是喜欢找中医看诊、抓几副药来补补
而煎煮中药更是一门学问
正确的煎煮方式可以有效发挥中药药性
来听懂教授为你讲讲:
煎煮中药,应该注意什么?
750x381_8b7327176f4922f4.jpg

煎煮中药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注意

煎煮中药 选择器具很重要

熬药首选砂锅、瓦罐,接下来是搪瓷器皿、不锈钢锅(并附盖)

砂锅、瓦罐的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

禁用铁锅、铝锅和铜器煎药。因为这些容器的金属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易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影响中药成分的含量,使中药的效应减低或消失。

煎煮中药的水与用水量应注意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矿泉水会更好。

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原则上第一煎加水要超过药面3~5厘米,第二煎超过2~3厘米即可。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煎煮中药前 先浸泡

煎煮用水,一般以生水为主,冬季也可以用常温水,但不可用沸水。

加水量应浸过药面2cm~5cm,不应丢弃浸泡液。

浸泡时间以30分钟为宜,但具体浸泡时间也要依据药材而定。如植物的根、茎、果、矿物药、动物内脏等,浸泡时间可以长一些。而花、叶等,浸泡时间短一些。

药材应按顺序下锅

在看药方时,大家应仔细观察,很多药方上,医生都会标注哪味药先下,哪味药后下,有时一股脑将药材下锅开煮,并不能让药材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医生标注药材下锅的先后顺序,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茯苓不易煮透,就需要先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并且率先下到锅里,否则等药熬好,你会发现它里面还是干的。比如藿香、佩兰等一些气味芳香药材,它们的挥发物质很容易散掉,所以在药快要熬好的时候,再把它们下到药里面,稍微煎煮约四、五分钟即可。

煎煮中药时 注意掌握火候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

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要做到武而不烈,文而不缓。按照常规,第一煎煮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第二煎煮时间以15~20分钟。煎好后将两次煎出药液混合,一般分2~3次服用。

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

服用中药时间有讲究

一般情况下,喝中药讲究的是早饭前,晚饭后,但是这只是一般原则

具体情况来看:

❖凡是需要借助人体阳气,来扶正祛邪的,如扶阳益气、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等方药,宜于早晨或上午服用。

❖凡是需要借阴气祛邪的,如滋阴补血、收敛固涩、镇静安神、定惊熄风、清热解毒等方药,宜于傍晚或午后服用。

❖皮肤病的外用药,晚上用药比白天用药疗效显著。

❖服用解表药时如病情许可,可于中午以前阳分时间给予,顺应阳气浮升,有助药力驱邪除病。

❖泻下药则遵“日晡人气收降”之论入夜睡前服用,药物的药性特点与人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相同步,就能获得药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因为中、西药所含成分不同,同服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所以最好不要同服,服用时两者最好是隔开1小时

煎煮中药小Tips:

(1)煎药次数:煮两次为宜。第一次严格规定来,第二次所有药材混合,热水煎煮30分钟,两次药液混合。

(2)不同药材不同煎煮方式:由于药材的特殊性,有的要先煎,如金石类、甲壳类药物;有的要后下,如叶、花,钩藤等;有的要包煎,以避免刺激咽喉,或以利于药物成分的渗出,有的胶类药物要炖化后加入药液中服用。而贵重药物要另煎兑入服用,以免药物的浪费。

(3)煎糊的中药不可服用煎糊的中药不能喝:煎糊中药后,不能加水重煎再服用。因为煎糊后,药物的化学成分就会改变,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可能会引起相反的作用。


煎煮中药需谨慎
今天你学会了吗?
关于中药你还有哪些问题?
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吧!

534x800_c0f4cb2619ca14e7.jpg指导专家

胡世云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心内科


南都健闻(nanduijk)报道
策划、文案:揭琪 实习生 田卓颖 南都记者杨丽云对此文亦有贡献
整理:实习生 田卓颖
750x381_6163c7b8a1d0c6e8.jpg

编辑:游曼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