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师自制化学版“羊了个羊”走红:要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南方都市报APP • 记者帮
原创2022-10-12 18:25
透视banner.jpg

近日,有网友晒出中学教师制作化学元素周期表版本的“羊了个羊”,吸引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化学知识的视频。这一“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引来网友争相点赞。南都记者了解到,化学版“羊了个羊”的制作者是广东佛山桂城中学的化学老师廖夷戎。廖老师告诉记者,自制的元素周期表版“羊了个羊”其实是一个互动教学课件,他将其命名为“化了个学”。

“我本身就是喜欢玩的人,一直是这种教学风格,之后会继续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10月11日,廖老师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自己是一名“70后”,但是一直喜欢带着学生玩着学知识,平时与学生亦师亦友,“化了个学”也是与学生课后一同完成,“学生都叫我阿廖,没有叫我老廖就很开心啦!”

20221012160816499151.jpg

学生在“化了个学”互动中学习元素周期表。

以下是廖老师与南都的对话。

南都:当时怎么想到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教学呢?

廖夷戎:国庆假期接触到“羊个了羊”小游戏,觉得如果能将这个游戏与化学教学相结合,也许会让学生感兴趣,能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当时就有这个打算,并在手机里做了备忘。假期结束回到学校,就和学生在课后(下午五点)花了一个小时左右完成了第一次的元素周期表的课件,并让部分学生进行操作,觉得效果不错。

南都:之后会对“化了个学”进一步优化吗?

廖夷戎:因为是个预习课件,难度方面我降低了很多,之后会制作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内容。也有考虑将这一模式运用到之后的教学当中,例如方程式、物质分类等知识点教学。

南都:之前有做过类似的游戏形式教学吗?

廖夷戎:之前也会想一些有趣的形式进行教学,比如为了帮助学生们了解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我就让他们在家中就地取材,利用家里各种材料,像小番茄、花生、车厘子等等制作模型,很有意思的。也会带着学生们一起制作生态瓶,还有用碱和橄榄油做肥皂。

南都:在网上受到这么多的关注,会对您产生影响吗?

廖夷戎:我觉得没什么影响的。我一直就是这种教学风格,也会继续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南都:平时您与学生是如何相处的呢?

廖夷戎:我是一名“70后”老师,本身就是喜欢玩的人,平时与学生亦师亦友。(今年)6月份带完上一届高三,现在这些学生是我刚接手的,学生都叫我阿廖,没有叫我老廖就很开心啦!

2022101216081655252.jpg

廖老师教学生制作生态瓶。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杨伽

编辑:李欣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