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再提醒,郑州市登封市相关武校来(返)莞人员需立即报备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2-11-17 14:23

11月17日,东莞发布提醒,由于近日国内多地报告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武术学校外溢感染者。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措施,相关来(返)莞人员需请主动报备。

提醒提到,近7天有河南省郑州市旅居史、途经史的来(返)莞人员,尤其是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相关武术学校来(返)莞学生,请务必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单位、居住酒店报备,并配合做好医学隔离观察或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工作。

而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来(返)莞人员,应及时报备,落实相应健康管理措施前,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对于 7天内有涉疫城市旅居史或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来(返)莞的市民,请务必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并配合做好医学隔离观察或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工作。

所有外市来(返)莞人员请主动报备,倡导落实核酸“三天三检”(间隔24小时),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7天内不聚集,不串门,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外出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跨市通勤人员需做好自主申报工作,通过“i莞家”APP,进入“来返莞报备”点击“跨市通勤申报”,填报个人信息。

关于来(返)莞人员报备方法可通过莞e申报、电话报备、入粤申报进行报备

600x590_6375a8230002f.png

800x465_6375a82316349.png

来(返)莞人员扫描上方二维码或前往各大应用市场下载“i莞家”APP(须注册,认证身份和手机号),进入“莞e申报-来(返)莞人员报备”。

400x400_6375a88754dcb.png


市民政务服务热线:0769-12345各镇街(园区)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

报备电话.png

各镇街(园区)、村(社区)报备电话(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

粤省事.jpg

入粤申报主要针对外省口岸入境来(返)粤人员、外省风险地区入粤人员、本省跨市高风险人员的申报。请相关人员提前48小时进行申报,并配合落实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及核酸检测要求。可点击上方粤省事小程序-“热门服务”-“入粤申报”中进行申报。

关于跨市通勤人员的申报,申报人员范围跨市通勤人员:指工作(学习)地居住地中有一处不在东莞,周期性往返于东莞与其它城市之间的人员。

对于申报操作,跨市通勤人员通过“i莞家”APP(须注册,认证身份),进入“来返莞报备”点击“跨市通勤申报”

申报3.png

一、跨市通勤申报

第一步:根据实际居住情况进行操作;

申报4.png

第二步:点击“在莞居住”“外市居住”

注:“在莞居住”、“外市居住”都支持“代亲属上报”,具体均可参照以下步骤。

在莞居住:

(1)“通勤情况”选择,请按实际情况勾选“日通勤、周通勤、周内多次通勤”;

(2)“在莞详细居住地址”选择默认地址或点击“此处”进行自主填写,自主填写支持“扫门牌二维码、地址关键词搜索、手工录入”;

(3)“居住类别”选择,请按实际情况勾选“商品房(自住)、商品房(租住)、自建房(自住)、自建房(租住)、单位宿舍、其他”;

(4)“外市工作、学习地”选择,请如实勾选外市工作、学习所在地的市、县(区)、镇(街道);

(5)勾选“我已阅知本申报所列事项,保证以上申报内容属实,并同意授权采集相关信息用于疫情防控。”并提交申报。

申报5.png

外市居住:

(1)“通勤情况”选择,请按实际情况勾选“日通勤、周通勤、周内多次通勤”;

(2)“单位地址”选择默认地址或点击“此处”进行自主填写,自主填写支持“扫门牌二维码、地址关键词搜索、手工录入”;

(3)“在莞工作、学习单位名称”填写,请如实填写工作单位或者学校全称;

(4)“外市居住地”选择,请如实勾选外市居住地址的市、县(区)、镇(街道);

(5)勾选“我已阅知本申报所列事项,保证以上申报内容属实,并同意授权采集相关信息用于疫情防控。”并提交申报。

申报6.png

第三步:成功提交申报后,可在“历史申报记录”查看上报情况。若需修改信息可点击“变更”进行重新申报;当通勤情况结束,可点击“注销”结束通勤报备;

申报7.png

二、跨市通勤人员打卡指引

当通勤的城市发生本土疫情或输入性风险较大时,在每一次通勤抵莞后,需进行一次打卡。

第一步:已完成跨市通勤申报的人员,请点击“已申报●一键打卡”进行通勤打卡;无有效通勤申报记录的人员不支持“一键打卡”操作。

申报8.png

第二步:进入打卡操作页面,选择对应人员进行打卡。

申报9.png

第三步:上传最新的粤康码截图,完成后点击“一键打卡”。

申报10.png

第四步:打卡完成后,可在历史申报记录查看到最近一次的打卡时间及前十日(不含今日)累计打卡次数。

提醒强调,请跨市通勤人员按照上述指引进行通勤报备。信息核验中采集的个人疫情防控信息将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采集的个人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来源:东莞发布、东莞疾控

整理:南都记者 黄芳芳 实习生 黄子彤



编辑:黄芳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