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松山湖实现由“园”到“城”的重大跨越,并跃升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资源集聚程度最高,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推动国家战略更好在松山湖落地生根,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政务服务能力支撑。自2016年11月投入运行以来,松山湖政务服务中心紧抓“放管服”改革牛鼻子,创新谋划“松湖政务”新供给,围绕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办事便利化、应用数智化,大刀阔斧地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排头兵。
2022年,政务服务中心共接待办事群众超11万人次,综合窗口累计办件量达2.8万宗,群众满意率达99.88%,优质政务服务影响力逐渐凸显,优质政务环境吸引力显著增强。
启动“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
为解决企业群众办事“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问题,政务服务中心于2021年启动工作日延时服务机制,为临近或恰逢下班时间前来办事的群众继续提供服务,并实行了容缺受理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多次往返跑的难题。
服务中心还启动了“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并在服务窗口配置“好差评”评价器,促进窗口服务质量提质升级。截止到2022年10月,叫号量8762次,综合窗口收件量2090宗,平均每个休息日办理20.7宗。
围绕营造周到热情有效率的政务环境目标,松山湖政务服务中心已积极推动多项政务改革创新举措,促使更多政务服务“零跑动”“指尖办理”“不见面审批”,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
设定24小时防疫服务热线
2022年3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松山湖。如何在疫情背景下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成为了松山湖园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命题。3月15日,经松山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在园区13个片区分别设定24小时防疫服务热线,为园区市民提供便捷的求助通道。
同时,热线运营主体由片区指挥部逐步调整为松山湖政务服务中心,由政务服务中心临时搭建热线服务团队,选用与群众沟通经验丰富的办事员担任热线接线员,依托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系统,为每位接线员创建账号,对不能及时回答的情况进行系统录入转派,实现市民诉求的100%跟进。
热线信息一般分为紧急型、一般型。针对救医送药等紧急情况,接线员一边会通过东莞12345系统平台录入下单,一边会直接与片区人员进行直连,协调沟通尽早解决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2022年5月10日,松山湖市民中心南湖湾分厅、中集智谷分厅正式揭牌成立。政务服务中心以产业园区为分阵地建设服务分厅,旨在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不断延伸政务服务触角,进一步完善园区“一个中心、多个支点”的政务服务体系。
两个办事分厅投入运营后,预计将为两个产业园区内300多家高新企业、30余个龙头企业研发中心、高成长性科技项目提供政务咨询、财税服务等多项服务,进一步实现便企、利企、惠企,助力企业生产经营与群众办事创业。
两分厅的揭牌成立,正是松山湖深入推动“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改革拓展的集中缩影。目前,政务服务中心已整合300多个高频公共服务事项“下沉”至产业园区,辐射各类企业2000多家、群众8万余人,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扩面,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中心加快探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全市通办”模式。2021年8月20日,松山湖政务服务中心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行政审批局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搭建起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平台,标志着松山湖步入了“跨省通办”新时代。
政务服务中心还开设了“深莞通办”专窗,梳理含深圳市302项、东莞市335项的“深莞通办”事项清单,深圳户籍居民可以就近办理公安、社保等182项高频事项,极大方便深莞市民办事。
“数智化”治理让政务服务提质
近年来,政务服务中心以打造“便民化、智能化、人性化”多功能服务大厅为目标,加速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地,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线上“一网办”。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广、提倡使用电子证照,实现社会民生与涉企政务服务高频事项等全流程网上办,有效提高疫情防控期间群众企业办事便利度。
线下“一次办”。通过优化流程,整合环节,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间”,手续一次办理完毕。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内,已配备了“莞家政务”、粤智助、“微车管所”等29台自助服务终端,可办理800余项服务事项,涵盖户籍、民生、社保、交通等多个领域。
政务服务中心还推出政策集成智办服务,以松山湖官网政策申报平台为基础,上线市场主体纾困、租金减免和融资担保政府贴息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并通过简化政策兑现申报流程,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快速兑付政策,为企业群众送上纾困“及时雨”。自政策申报平台上线至2022年11月,平台线上受理政策申报业务共3220件,通过预审业务2525件,综合窗口受理政策申报服务2105人次。
政务服务中心以园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分阵地,陆续铺设18台“莞家政务”自助终端,并推动深圳市政务服务一体机进驻华为终端总部。
随着松山湖“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改革迈向深水区,既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插上了翅膀,也必然为科学城改革创新发展激发活力、释放潜能。
“东莞市民点赞榜”是南方都市报推出的重要智库研究产品。榜单由媒体独立发起,遴选民生实事优秀案例,接受市民打分评价、调研团现场走访和专家评审。
南都希望通过客观的评选机制及强大的传播渠道,在东莞搭建一个民生平台,构建一个民间政务评价体系,鼓励基层提高创新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推动为民造福的风气。连续三年推出“东莞市民点赞榜”,已成为东莞各级政府部门每年为民办实事效果的一次集中检阅。
本届“东莞市民点赞榜”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将持续两个月,历经案例征集、案例展示、市民点赞、深调研、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综合评选出“惠民生、暖民心优秀案例”等各项大奖,并计划于年底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主要颁奖对象是这些优秀案例组织实施的单位及团队。活动期间,南方都市报将通过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入围的民生实事案例。
征集范围: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2年以来“惠民生、暖民心”优秀民生实事案例、经典事迹、经典故事等。每个参与单位限报一个民生实事案例;
报名要求:申报者(单位或团体)须提供具体的案例名称;300字以内的投票提名词,讲清楚提名理由;800字以上的案例详细介绍,用于专家评审;相关图片或视频用于制作宣传资料;提供该案例的报道链接(如有);
报名方式:可将上述内容发送到第四届南方都市报“东莞市民点赞榜”案例征集邮箱32862448@qq.com(或拨打南方都市报热线4008866166报名、咨询,也可关注“南都东莞”微信公号留言报名、咨询);扫描下面二维码可直接下载报名表格!
报名时间:2022年11月至12月
扫码了解报名详情、下载报名表格
综合:松山融媒
编辑:梁锦弟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第四届南都“东莞市民点赞榜”举行线上评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