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宋凌燕 发自北京 12月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
《意见》指出,在大力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要优化涉农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专业的调整、优化、升级与新建,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
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紧缺专业。
为服务绿色低碳、多功能农业、生态修复、森林康养、湿地保护、人居环境治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支持高校布局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
同时,为提升农林专业生源质量。《意见》要求各地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涉农专业。将生物育种纳入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将生物育种、农林智能装备相关学科专业纳入有关专项计划支持范围。
另外,鼓励校地合作,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改革试点。在分配本专科生国家奖助学金名额时,对以农林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
《意见》还提到,学校和地方要联动,着力提升学生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农林人才。
文件由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四部门联合发布。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