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0时起,通信行程卡正式下线。应需而生,适时而终,行程卡“这一生”都历经哪些变更?
新冠疫苗“第四针”来了!哪些人群可接种?有哪几种接种组合?
更多热点看“今日关注”一周精选海报。
再见,行程卡
12月13日0时起,“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同步下线。
从疫情初期应需而生,行程卡上线一千多天,日均提供服务1.6亿次。随着疫情防控情况的不断变化,行程卡历经多次变更,最后随着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适时而终。
随着行程卡的下线,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先后表示,行程卡服务下线后,将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孩子/孕产妇家庭可备哪些药
12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有关情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在会上解答称,孕产妇感染新冠的症状主要是咳嗽、喉咙痛等上呼吸道感染,重症的非常少,不用恐慌;怀孕期间,病毒不会传递给胎儿,产后也可以母乳喂养。无论是不是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发烧超过38.5度,可选用对孕产妇相对安全的乙酰氨基酚治疗。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钱素云表示,应该适当储备一些儿童常用的应急药物。推荐储备的药物,第一类是退烧药,6个月以上的小孩,可以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其中有一种就可以。2个月到6个月之间的小孩,不适合用布洛芬,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两个月以内的小孩,不推荐常规使用退烧药物,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等措施并及时就诊。
新冠疫苗“第四针”来了
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明确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方案》给出了9种加强接种方案,并表示,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同时,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
疫情防控重心“转向”
1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
同日,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进行的《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科普演讲中表示,经过不断变异,Omicron病死率降低至正负值0.1%,Omicron感染不可怕,所以现在疫情的名字已经不叫“新冠肺炎”,因为肺炎基本不存在。因此,如今防控政策的重心应从防控感染到防控重症。“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预防感染不用做了呢,全部躺平呢?不是的,我们预防感染还是要做,而且很重要。”钟南山指出,下一步的防控关键之一是加强疫苗接种。
元旦春节返乡防疫指南
元旦及春节假期将至。12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指导农村地区统筹医疗资源与服务力量,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的健康服务工作。
方案指出,农村地区应加强对“两节”期间返乡人员的健康提示和医疗保障,同时保证县域内必需药品和抗原试剂的供应。此外,方案还提到,应加大医疗机构人员的配备力度。
此前,多位专家亦对春节返乡等问题作出研判。钟南山认为,2023年春节还采用就地过年办法的可能性很小,但仍然要加强准备工作,“我建议准备回家的人要加强疫苗接种,就算得了新冠也不会很重。”
出品:南都新闻APP运营部
统筹:李湘莹 刘兰兰
文案: 林嘉柳
海报:李蓓 何欣 甘丹
编辑:林嘉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今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