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DU猫说节气之小寒: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南方都市报APP • 漫漫说
原创2023-01-04 22:46
微信图片_20230104212804.jpg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言:“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气温仍在持续降低。冷气积久而寒,小寒节气天气寒冷,但还未冷到极点。

pic_1221247

1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火棘果与白雪相映成趣。    1月5日迎来小寒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    新华社发(王罡摄)

小寒分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古人认为,“禽鸟得气之先”,鸟类在感知时节流转方面有难以比拟的天赋,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喜鹊开始筑巢,野鸡也因感到阳气的滋长而鸣叫,正如唐代诗人元稹《小寒》诗中写道: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pic_1221239

1月1日,在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喜鹊叼着树枝准备筑巢。    1月5日迎来小寒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    新华社发(李志军摄)

1月5日23时04分,迎来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前后有腊八节,一个重要的民俗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从宋代至今,腊八粥有着千余年的记载历史。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但都多用糯米、红豆、枣子、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

pic_1020786

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一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辨识熬制腊八粥的食材。农历腊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    新华社发(胡攀学 摄)

一碗小小的腊八粥兼容并包,承载着每个人心中浓浓的年味,是味蕾深处难以忘却的家的味道。“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寒冬腊月天气虽然寒冷,一碗甜糯的腊八粥下肚,身上和心里都暖了起来。

4896x3840_64201f81d2fddbef48e40bf54aeb41

各地冰场、雪场迎来不少游客,人们滑雪、溜冰、玩滑冰车,乐享冰雪运动的趣味。    新华社发(陈礼摄)

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天地成了天然的游乐场。《宋史》有:“幸后庭观花,作冰嬉”,“冰嬉”,是冰上活动的统称。走冰鞋、抢等、抢球、转龙射球、打滑挞……就连简单的走路,在冰雪的加持下也平添了几分乐趣。小寒时节,孩童们坐在爬犁上,或由动物牵拉,或拾两根结实的木棍划着自己的“小船”,或互相推着跑,在冰雪天地里肆意玩耍着,等没了天光才勉强回了家。

4120x2745_0d86da4c8c1f9a02dc369f95463623

1月2日,游客在北京市延庆区石京龙滑雪场滑雪。在北京郊区的滑雪场,许多游客在这里游玩滑雪,体验冰雪运动乐趣。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在古人眼中,风有信,花不误。小寒风来捎花信,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隆冬时节,山茶花开,戴雪而荣,气淡香幽,具松柏之骨,兼桃李之姿,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位列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中。宋代诗人王安中诗曰:“无穷芳草度年华,尚有寒来几种花。好在朱朱兼白白,一天飞雪映山茶。”漫天飞雪中,山茶花傲然开放,愈挫越勇。

pic_1221252

新华社照片,邢台(河北),1月1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拍摄的山茶花。    1月5日迎来小寒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    新华社发(祝雪威摄)

一年中最冷的小寒时节来了,DUDU猫提醒你,进补之余别忘了添衣保暖,适当锻炼以增强御寒能力。小寒已至,一起在冬日时光中看年味渐浓。

出品人:戎明昌 刘江涛

监制:王佳

策划:李湘莹 关健明

统筹:刘兰兰 梁子珊

创意:许乐 实习生 洪紫妮

设计:原毅

技术:何卓贤

产品:王蕾

原创音频:李芷琪 彭沁玲 冯奕然 梁子珊

编辑:许乐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DUDU猫·二十四节气
虎年节气新说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许乐2.14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