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迎来感染高峰,近日“全院呼吸科”相关段子刷屏,这些看似啼笑皆非的调侃背后,其实是新冠感染高峰下各大医院举全体之力救治患者的真实现状。
据1月17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2022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透露,“新十条”出台后,医院积极顺应形势政策变化,响应“一定要让病人就医”的理念,全员培训新冠诊疗,并紧急调集近80名其他科室的护士,临时组建一个内科团队,支援人数之多史无前例,床位使用率居省部级医院前列,全力落实好“保健康、防重症”的任务。
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柯忠,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中秋,医院党委书记陈冠林,党委副书记、院长林兴栋,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符崖,党委副书记范琳燕,副院长陈希,副院长宋盛青,副院长郑春华,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首席教授何伟以及医院中层干部、护士长、职工代表参加大会。参会领导为部分获奖集体和个人进行颁奖。
大会上,医院党委书记陈冠林为全院上下勠力抗疫点赞,同时也提出了新年希望与新春祝福。“三院人在新的一年里要有新的思路、新的作为!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在新的一年,举重若轻、砥砺前行。”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稳病情减短住院天数
据广中医三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林兴栋介绍,“新十条”出炉后,医院把急诊、发热门诊作为一线前移,把急诊的全科病房改造成第二个ICU病区,抽调全院医务人员、药物资源以及后勤供应,加快重症监护设备、呼吸机配套的采购,全力救治新冠重症。
据悉,该院共有400余名护士,原本发热门诊、急诊、内科三个科室累计护士170名,为了更好应对急诊高峰以及响应“一定要让病人就医”的理念,医院调集近80名其他科室的护士,临时组建一个内科团队,支援人数之多史无前例。
林兴栋表示,在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储备上,医生全员培训,并分成普通病房救治组和重症救治组。普通病房救治组对患者进行分级分层治疗;重症救治组实行全面管制,对患者治疗方案进行专业论证和全面筛查。
截至目前,全院病床使用率每天都是超过100%,在一床难求情况下,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尽最大努力稳定患者病情,减短住院天数,尽快转送至二级医院或回家康复,腾出病床给更需要的患者。
医护全员配备防疫爱心包
完善职工之家等设施建设
战“疫”路上,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冲锋“疫”线,不分昼夜,逆行奋战。他们是患者生命的防线,医院则是他们“身后”的堡垒。
该院坚持员工幸福,注重人文关怀。据悉,为了保障医护的健康,医院为每位医务工作者配备防疫爱心包,对外出支援的所有医务人员,给予爱心关怀和支持,救治工作整体秩序井然、效果明显。同时,完善职工之家、器械健身室、篮球场、足球场等活动设施建设。
数据
派119人整建制接管方舱
全年累计采样175万人次
医院坚持公益属性,严格做好院内防控的同时,先后派出2人援港、援沪抗疫,119人整建制接管方舱医院,55人支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10人深入海珠区封控区抗疫。全年累计派出4386人次医护人员支援核酸采样,累计采样175万人次,出色履行了医院的社会责任。
2件实用新型专利
转化金额创历史新高
医院科研创新方面,推进广州市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引进2名PI;骨研院数字骨伤实验室投入使用。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2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外观设计3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奖1项;成功转化实用新型专利2件,转化金额110万元,创历史新高。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王剑 叶美琪
编辑:杨丽云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冠康复 科学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