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有数”栏目上线啦~
2023年,实干拼经济!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上线“信心有数”栏目,用数据记录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奋进之路,用数据描绘万马奔腾共创美好的活力之路,用数据书写每一个你我昂扬向上的信心之路。
千里之行,系于你我;心中有数,广东可期。
兔年伊始,广东重大项目蓝图已现。1月28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省长王伟中会上表示,要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要求,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热潮,全力拼项目、拼经济、拼发展,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来。
根据广东省发改委发布的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全省将安排15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8.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1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000亿元。项目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保障三大领域,各地年度投资计划在百亿元规模以上,广州、深圳、惠州投资计划更是超千亿元。
广东年度计划投资约1万亿元
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是稳投资促增长的“强引擎”。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表示,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牵头发挥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机制和并联审批专班作用,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
分行业看,根据广东省发改委数据,基础设施工程年度计划投资6159亿元,占比61.6%;产业工程年度计划投资3109亿元,占比31.1%;民生保障工程年度计划投资732亿元,占比7.3%。
艾学峰表示,今年要建成投用广汕汕高铁、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广湛、梅龙高铁,惠州机场,陆丰核电等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漳汕、梅武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等项目,全年新增铁路建设里程共866公里,新增电源装机1700万千瓦、其中骨干电源装机1300万千瓦。
此外,还将积极推动一批项目新增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和方案“盘子”,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用地等支持,力争今年国家给予广东专项债额度超过去年;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文件,梳理公布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应用场景和创新需求,吸引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投资。
2022年5月,为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大盘,广东省政府成立了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审批工作。重点项目代表认为,过去几个月来,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通过采取优化审批程序、加强调度协调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广东省重大项目审批工作全面提速增效,保障了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优化审批程序、推进并联审批可以解决制约重大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使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氛围越来越好。
重大制造业项目比重提升
根据广东省发改委数据,重大制造业项目在年度计划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其中,项目个数占比从2022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34%;项目年度投资占比从2022年的18%提升至22%;项目平均年度投资从2022年的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9亿元,增幅为22.5%。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注意到,在广东各地市一把手的发言表态中,制造业当家、壮大实体经济、产业集群项目等也成为热门议题。
例如,广东省副省长、珠海市委书记吕玉印提到,要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头号工程,坚定不移大抓产业第一,壮大实体经济,聚焦“4+3”产业体系,全面打响“产业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佛山市委书记郑轲提到,要把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干成稳中求进、走在前列的升腾景象。该市邦普新材料等20个产业项目签约时,拿地即开工,三龙湾科创产业园等15个重点项目隔日破土开建。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提到,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把2023年定为“招商年”,实施“全员招商” 加快产业立新柱,力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破千亿元。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南方新媒体科技公司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凌慧珊
数据采集分析:林芯芯
设计、动效:张许君 吴俊泽
数据来源: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东省发改委、南方日报等
编辑:林芯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信心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