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开备案审查课程,中国宪法监督理论体系如何构建?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3-02-21 15:25

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杭州 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座谈会在杭州举行,会议委托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浙江省法制研究所等部门承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郑磊介绍,根据初步调研,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备案审查专题课程已开设3门,近期即将开设2门,还有的学校在相关课程中融入和丰富备案审查的内容和讲次。

微信图片_20230221125020.png

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座谈会在杭州举行。

郑磊介绍,具体而言,5门专题课程包括2021年3月浙江大学率先开设的《备案审查案例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9月开设的《备案审查理论与实务》,吉林大学2022年9月开设的《立法与备案审查》,厦门大学即将于2023年3月开设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前沿》,西南政法大学拟于2024年3月开设《备案审查理论与实务》。以专题课程为核心、以相关课程为储备,各有侧重、各采所长、各具风格的高校备案审查课程格局初步形成。

在研究机构设置方面,郑磊介绍,全国高校设立备案审查专题研究机构3家,分别为于2018年设立的华南理工大学党内法规和备案审查制度研究中心,2019年9月成立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备案审查制度研究中心,2021年8月成立的华南师范大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研究中心。较多学校在立法学研究机构或地方立法研究机构设置备案审查研究方向,充分发挥类相关研究机构的积累。

南都记者了解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22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在2023年的工作中部署了“研究出台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备案审查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备受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备案审查室主任梁鹰在会上表示,备案审查进入更加完备的新阶段,需要总结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作为根植于中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备案审查有别于西方的违宪审查制度,需要本土理论支撑。因此,要加快中国特色宪法监督理论体系构建,支撑备案审查制度发展行稳致远。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