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数字化智能科技如何赋能教育教学?3月17日,广州市第二届智慧教育成果展开幕式在广东广雅中学举行。本次成果展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主题展开,是深入推进广州市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加快广州市教育数字转型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广州智慧教育赋能教育教学、新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成果检阅。
广州市第二届智慧教育成果展开幕式在广东广雅中学举行。
智慧教育重点项目逐一展示
凸显智慧教育新发展
开幕式上,围绕智慧阅读、人工智能教育、“广州共享课堂”和“阳光评价”体系,广州各区中小学授课老师进行现场示范课展示,教育部专家作出相应点评。
广州协和学校陈哲老师现场展示了小学科学《种子的传播》示范课,老师在智慧阅读平台发布阅读任务,指导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上传阅读体会、完成测评等,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从化区江埔街和睦小学的李老师见证了乡村小学人工智能课堂从无到有的落地开设。从语音输入到分析输出结果,学生亲身体验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对人工智能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广州各区中小学授课老师在开幕式上进行示范课展示。
广东广雅中学老师肖炳生介绍了学校的数字化教学实践。从做题到改题,利用平板设备和数字化系统,学生可以得到精准的数据分析报告,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广州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专家组副组长柯清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信息数字化是促进广州市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我们看到城市和农村课堂的教学质量都有所改善。”此外,柯清超提到,广州市还积极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广州市的中小学积极开展活动,给学生埋下了人工智能的‘兴趣种子’,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新科技的热爱。”
“政、校、企”三方聚力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字化从理念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离不开教育生态的支撑。
内置传感器能随鼓点做相应动作的小醒狮、可收集阅读数据的护眼墨水屏阅读器、实时监测全班学生运动心率的手表设备……开幕式当天,有超50家教育信息化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在智慧课堂、人工智能教育、STEM与创客、智慧校园等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
开幕式当天有超50家教育信息化企业参展。
在展区,广州市白云区江村中学校长余振江在各企业展位了解智慧教育的设备,他认为,校企联动是做好智慧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他坦言,部分乡村学校的智慧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课堂的普及度仍有待提高。同时,在余振江看来,强行要求乡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用同一套智慧教育的模式,也是不恰当的,“学校要实事求是选择适合的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展开教学。”
各区互学互鉴共提升
开展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绩效评价
开幕式上,广州市开展各区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绩效评价工作,全市11个区梳理本区智慧教育成效及特色、亮点工作,进行逐一汇报,为下一阶段智慧教育发展谋定新坐标,提出新思路,推动新发展,共创教育信息化新局面。36所广州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参加了首批广州市智慧校园授牌仪式。
据了解,相较广州市首届智慧教育成果展,第二届成果展全面升级,亮点频出,参展成果数量较首届翻倍。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入围成果展的78项智慧教育成果,将聚焦智慧阅读、网络学习空间、大数据支持教学评价、智慧校园等类别,充分展示广州市各学校开展智慧教育的成果和智能赋能“双减”工作的成效。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表示,在数字资源精品课、网络学习空间普及等方面,广州为省内其他地区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广东省也将持续共建共享教育优质数字资源,推进实现更加有质量和公平的教育。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通过线上的方式参与开幕式,他表示,广州是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城市,期待广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教育水平的提升,并在全国产生影响,共同推动教育数字化变革。
图:南都记者 杨晓彤
编辑:杨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