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录名额分配再录普通生!今年佛山中考政策将有这些变化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3-03-22 18:28

3月22日,佛山市教育局召开媒体通气会,解读《佛山市202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

南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在落实“全科开考”的基础上,录取计分考试科目、分值、考试时长、录取批次、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指标生)比例等基本保持不变。今年中考政策主要的变化包括进一步明确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办法,优化名额分配(指标生)录取办法,强化招生秩序,逐步扩大自主招生政策,试点推进职普融通,规范中考加分项目等。

  

变化1: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结果与录取挂钩

 

今年,佛山中考继续落实“全科开考”,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列入考试科目,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升学考试合二为一,成绩采用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

纳入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相关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等8个科目和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等7个文化课科目和体育考试满分总分为720分,计入录取总分,实验操作科目以等级呈现。

7个文化课科目的考试采用闭卷笔答方式,实行全省统一命题考试,全市统一网上评卷,成绩以分数呈现;体育科目考试由佛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成绩以分数呈现,2023年体育项目考试必考科目(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改为选考项目,考生结合自身情况,任选2项作为考试科目。

考生在上半年参加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A、B、C、D四个等级呈现,考试结果与录取挂钩,即报考市一中等9所学校必须不低于2个“C”(注:相关考生2022年八年级下学期的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与录取不挂钩,当时受疫情影响,全体考生成绩已登记为“免考”)。

此外,2023年下半年试行英语听说适应性考试,为2024年英语听说考试成绩计入录取总分做好准备

 

 

变化2:先录取“名额分配”,再录取“普通生”

 

根据《意见》,今年在名额分配(指标生)方面,市一中等9所学校(包括佛山市第一中学、佛山市第二中学、佛山市第三中学、南海区石门中学、南海区南海中学、顺德区第一中学、顺德区李兆基中学、三水区三水中学和高明区第一中学,下同)中,市一中安排总计划的50%作为名额分配计划在第一批面向全市招生,其他8所学校各安排总计划的50%作为名额分配计划在第一批面向区内招生。

南都记者在通气会上还了解到,该比例与去年保持一致,今年主要优化的是名额分配(指标生)层次设置和录取办法,将第一批次市一中等9所学校名额分配从原来的第二、三层次调整到第一、二层次,即先录取“名额分配”,再录取“普通生”,名额分配剩余招生计划合并到“普通生”层次录取,取消原来的“剩余招生计划”录取层次。市一中等9所学校名额分配计划由市教育局按符合报考资格人数占比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

名额分配不再和对应学校的普通生分数线挂钩(去年普通生线下调15分),考生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变化3: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政策

 

根据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双高”行动方案,对获得市级高水平特色项目创建且育人成绩显著的学校,给予自主招生政策,鼓励普通高中从分层发展到分类发展。

完善适应高中特色发展需求的中考招生政策,引导具有个性特长、学科专长、创新潜质的学生进入适合自己发展的普通高中学校。

深化市一中等9所学校引领作用,促进所在区域其他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市一中等9所学校设置第一批招生录取最低资格要求,保障头部优质高中生源质量,在高考为国家输送更多优质人才。2023年起,第一批面向全市招生学校按3年一个周期,根据办学质量水平和规范招生情况探索动态调节机制,激励全市普通高中力争上游提升办学质量,严格执行办学行为规范。

 

变化4:试行中职和普高同批次并行招生

 

在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方面,鼓励各区探索职普融通试点,相关专业可面向区内试行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继续扩大中高职贯通(含三二分段)试点院校的招生规模,按普职比大体相当合理引导学生有序分流。

 

变化5:规范中考加分项目

佛山市2023年起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地方性鼓励性加分项目,保留并规范执行现役军人、在职消防救援人员和因公牺牲警察相关优待项目(以上各类含烈士、伤残),维护教育公平。

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本市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子女,并在佛山市初中学校实际就读的香港、澳门居民子女学生,给予本市户籍考生同等报考资格。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实习生 陈雨轩


 

 

 

 

编辑:胡嘉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3广东中考放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