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当观察员、设计师做引导,广州这样改造“美丽上学路”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03-30 22:28

南都讯 记者莫郅骅 “我想要更多的口袋公园!”“如果能再多一些秋千就好了”……3月29日上午7点多,在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北校区的上学路上,来自该校的31名二年级学生热烈讨论,他们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主题“春游”——在黄埔区社区设计师们的带领下“大手拉小手”,从广州市第三少年宫门前广场出发,穿过连廊,经怡园小学旁的口袋公园到达学校,并在校园里开展了一场设计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美丽上学路”设计课。

“美丽上学路”之“大手拉小手”活动社区设计师与学生合影.jpg

“美丽上学路”之“大手拉小手”活动社区设计师与学生合影。

据了解,“美丽上学路”活动由广州市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黄埔区社区设计师团队)主办,自2021年首次开展以来备受关注。2022年夏天,怡园小学北校区的学生们初次成为“小小社区观察员”。他们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视频访谈、意向地图绘制、社区观察,用心回忆日常上学和课后玩耍的必经之路,并在社区设计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和画笔表达对“美丽上学路”的期许。上学路“美丽”与否,最终得交由学生们评判。

近一年过去,“美丽上学路”重返怡园小学,会给学生们带来什么惊喜?活动当天,31名二年级学生快速转换角色,在社区设计师的引导下,对上学路沿途重要节点进行细心观察和思考,回忆场地改造前后的变化,一路上讨论不断。

“美丽上学路”之“大手拉小手”活动路线.jpg

“美丽上学路”之“大手拉小手”活动路线。

社区设计师带领孩子们观察上学路.jpg

社区设计师带领孩子们观察上学路。

怡园小学旁口袋公园改造前后对比(已建成实景图).jpg

怡园小学旁口袋公园改造前后对比(已建成实景图)。

乌涌沿岸改造前后对比(方案效果图).jpg

乌涌沿岸改造前后对比(方案效果图)。

来到学校的设计课上,学生们一致把怡园小学旁口袋公园的运动场地推选为“最美节点”,并向设计师们提出自己对游乐设施、花草树木、步行道路等元素在“一米高的视角”下的精彩建议。“孩子们对周边社区的感知比较敏锐,尤其是上学路径。这次设计课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分享。”怡园小学的一位老师说。至此,“美丽上学路”不只是存在于学生们的畅想中,而是真正成为一条“有花、有草、有运动场地、有漂亮房子”的“时空隧道”,由他们亲自验收。

“有个小男孩本来没有回答,但他离开后又回来找到我们,说‘我觉得路上缺一个垃圾桶’”,黄埔区社区设计师熊定伊回忆道,“美丽上学路”这颗种子,让社区共建理念在儿童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为了更好地践行“参与式规划”理念,在社区建设中调动公众的积极性,黄埔区社区设计师团队一直深耕在社区。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黄埔区大沙街道,社区设计师结合辖区现状资源,通过河涌边、街道旁、校园里的闲置绿地等社区低效空间的活化利用,打造儿童友好空间,以乌涌口袋公园、怡园小学旁口袋公园串联起图书馆、少年宫、学校等多个重要节点。在黄埔区规划局、区住建局、区水务局和大沙街道的支持下,口袋公园落成,实现了社区共建在“总体策划—田野调查—推进选址—方案设计—实施落地”模式下的全线在地贯通。

“美丽上学路”之小小社区观察员活动.jpg

“美丽上学路”之小小社区观察员活动。

“美丽上学路”是黄埔区社区设计师介入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契机。据黄埔区社区设计师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设计师们将持续发力,继续推进“美丽上学路”系列活动在更多街道和社区走深走实,为黄埔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层理念和实践基础,展现城市温度。同时,社区设计师将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元的社区调查、设计沙龙、设计竞赛等公众参与活动,提高居民在城市建设中的参与意识,打造“宜业”更 “宜居”的社区生活共同体。

本次活动由广州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黄埔区社区设计师团队)主办,大沙街道和怡园小学协办,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和评科智库成员参客公司联合承办。

编辑:莫郅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