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6月8日高考第二天。上午10时15分,随着考试铃声响起,高考生们结束了上午的物理/历史考试。物理和历史考试难度如何,南都教育联盟记者奔赴各大考点现场记录。
物理:考生表示大题侧重思维
“是数学制约了我在物理上的发展!”
6月8日上午10时15分,考生步出华附考场。
“我觉得80-100分这个区间都有可能。”华附考点“狗狗来送考”的主人公唐同学是物理考生,她认为今年的题目跟以往的难度差别不大,“广东省的物理考题都比较简单。”她印象深刻的题目是这次考试的最后一个大题最后一问,“涉及两种情况,所以做题的时候会有犹豫”。采访结束,她迈着轻松的步子走向家人,一旁的家人也笑得开心。
华附考点的唐同学,昨日妈妈特意带上她最喜欢的小狗前来为她送考。
“我感觉物理跟去年相比稍难,但我做完了!”华附考点的陈同学昨天因为时间分配导致数学题没有做完,当时接受采访的他显然有些遗憾,但今天的他更自在,并表示自己准备得很充分。
华附考点的陈同学。
他还说道:“做完就收卷了,我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卡点完成试题的经历让他长吁一口气。
相比往年的试题,陈同学觉得今年选择题的计算量明显增大,大题还是侧重思维。
“考虑到一些小失误和选择题不太有把握,我应该可以考到90分。”华附考点的林同学认为这次物理考试最后两道大题难度增加,但整体上还是比较简单,因此他信心满满。他表示,今年只要把公式记牢,做题就能做得很快。在他看来,倒数第二题有关“磁场”的题目看起来很吓人,“但只要静下心把公式一个个代进去就能做出来”。 此次考试他提前十五分钟就完成了试题,剩余时间都用来检查。
七中考点,物理考生管同学认为题目难度适中,“还挺简单的,基本上都能做。”管同学告诉南都记者,题型跟之前做的模拟题差不多,基本上都是练过的。他认为学科基础很重要,认真算就能算出来答案,“其实你懂那个知识点,不管怎么问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感觉还行,但是我考不考得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七中考生郭同学选考物理,他认为题目难度并没有很难,平常怎么练习考试的时候就怎么做。
提到印象深刻的题目,另一位考生马同学告诉南都记者,像电学的实验题,不会像平常考试那样子考得那么死板,“但是其实也没有很难,只要你看懂电路图其实就搞定了。”郭同学认为,这次题目会重在理解实验的思路,而不是单纯套套路。只要把知识点吃透就可以了。
天河中学考点赵同学迈着轻快的步伐与接考老师击掌,称物理卷子比去年简单:“昨天这两科我感觉考的都不是很好,心情比较低落,昨天晚上还哭了一阵子,今天早上考了物理——信心倍增!”
广大附中考点外,选考物理的考生们显得有点压力,“物理感觉比去年的难,有些考点没复习到。”一位考生和家长表示,“我最后好紧张,差点没来得及写完,有道题可能没算出来。” 也有考生心态较好,开玩笑道,“物理是比以前的难,后面的大题都挺复杂的,但是我觉得是适合广附宝宝的题。”
“为了孩子最重要的这三天,我们特地请假过来,在附近租了酒店陪伴孩子。我在这里等他,他妈妈在酒店做饭。”一位从外地过来陪考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说不想吃学校食堂的饭,所以我们还带上了锅,甚至连车载冰箱都带过来了。”
在执信中学考点,肖同学向南都记者表示,与往年的考题相比,他觉得今年的物理题目难度没有太大变化,但题量略有增加。还有不少考生提到,今年物理考试的实验题让他们眼前一亮。“今年的实验题考了光学实验,我们平常在练习的时候比较少练到这方面的题。”肖同学说。
“是数学制约了我在物理上的发展!最后一题我没有算出来。”邵同学昨天在语文考场上写作灵感喷涌而出,但在今天的物理考试中,最后一道题在计算上难倒了她。但除了最后一道难关,邵同学表示,她做前面的题目时感觉比较顺畅,“如果前面都做对了的话,那我应该可以拿97分。”
历史:考生表示出题新颖 考史实比较多
在执信中学考点,选考历史的李同学表示,今年历史试题的整体难度不高,跟模考的难度类似。李同学还表示,她对下午英语比较有信心,文科是她的强项。
早上10点23分,执信中学考点门口,家长在等待,考生正在陆续走出校门。
然而,也有同学感到今年的历史试题比去年的难度有所提高了。陈同学告诉南都记者,“新颖”是她对今年历史试题的第一印象。据陈同学描述,最后一道大题通常只有一道论述题,但今年增加了一道对观点进行评论的题型,“需要写的东西多了,比较考验手速。”陈同学说,考试期间她更换了一次答题卡,幸好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时刚刚好答完最后一题。
广州市第六中学考点外,家长在等待考生。
在广州市第六中学考点外,一名考生一从考场走出来就与在旁等待的家长对上了视线,“做完了吗?”“做完了!”“恭喜你打通这一关!”
该考生表示之前一直害怕写不完历史大题,虽然今年的选择题有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让他犹豫耽误了时间,但是最后踩点写完了大题让他觉得很开心,心里也更有底气去面对接下来的考试了。
天河中学考点外,考历史的同学称今年的卷子让人意外:“因为考得很细,小论文从平时的一篇加到两篇,能感觉到题型创新,很考临场反应,难度中等偏上,但可以接受。”
七中考点外,“我觉得这一次试题考史实的比较多,整份卷子基本上都在考史实,然后选修的占比也有一些,中外历史纲要下的占比比平时好像要大一点。”历史考生黎同学告诉南都记者,感觉以前的考试试题可以根据材料得出答案,但是这一次更多的是考史实,有一点它考得比较细,知识点不仅要背下来,还要理解为什么,考史实那些题,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
如果只是记得史实本身,但没有分析能力,可能答不出来。“比如说这次考了基层治理,你不仅要背它制度和朝代所对应的内容,还要去理解这个制度它到底是怎么实行。”
黎同学觉得,这次答题时间比较紧,因为试题有两道小论文,一题就考了中华文明,这题就跟平时的小论文差不多,还算比较常规,后面一题有一个材料,要提取它的观点,然后阐述这个观点。
“我觉得高考跟平时不一样,肯定是要做好准备的。”黎同学给学弟妹提了建议:高考题目没有办法猜,只有自己认真去背好这些史实,打好基础,上考场的时候,才能答出自己所背的所有东西。
家长身穿绿色旗袍 寓意“一路绿灯”
往届毕业生家长自费包车组织车队送考
今天是高考第二天,家长们的送考仪式感依然“在线”。在执信考点外,邓女士今天特地穿了一件绿色旗袍,寓意“一路绿灯”。邓女士告诉南都记者,语文一直是她孩子的强项科目,孩子和她说,考完第一天就好像已经考完了一半。昨天考完之后,邓女士并没有特意问孩子考试情况,担心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从言行和表情来看,孩子对考试的情况比较满意。昨天早上开考前,孩子吃东西都没什么胃口。但考完回家后,他吃完晚饭居然还说想吃宵夜。”
执信考点,家长邓女士今天特地穿了一件绿色旗袍,寓意“一路绿灯”。
广大附中考场外,家长们陆陆续续来到校门口等待。和昨天“一片红”的景象不同,今天妈妈们纷纷穿上了绿色的旗袍和连衣裙给考生打气。
广大附中考场外,妈妈们纷纷穿上了绿色的旗袍和连衣裙给考生打气。
在广州市第六中学考点外,从珠海过来陪考的谢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是报喜不报忧的类型,谈及备考印象深刻的时刻,她记得联考成绩出来后的一天晚上没有接到孩子难得倾诉的电话,这让她很自责。从那天开始,便没有在十二点之前睡过,怕错过孩子脆弱需要她的时刻。
谢女士表示考试考的是父母和孩子的心态,“最重要的是把早餐吃好,啥也别担心。”
在广州市第六中学考点外,从珠海过来陪考的谢女士和孩子一起留影纪念。
南都记者也注意到,不少家长和老师一大早就过来送考了。上午8时15分左右,天河中学门口身着橙色、红色上衣的老师和家长们与即将进场的考生们击掌、拥抱。据天河中学送考老师介绍:“这是学校的传统,班主任、科任老师、校领导都会与全年级学生击掌。”
除此之外,这两天都有往届毕业生来给学弟学妹们加油,往届学生家长自费包车组织车队送考。送考老师称这是一种身份意识,让大家有集体归属感。
2022届毕业生、中山大学大一学生黄同学正是其一。一大早就来给学弟学妹加油,和老师分享大学生活与心得。“聊了我当时高考的心情还有最近的大学近况。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心态平稳,随机应变。考过就把它忘了吧,好好享受自己的假期!”同时,黄同学也“传授”了高考后的小心得——在充分了解专业后慎重报考志愿。
天河中学送考现场,学生们在警卫人员指引下有序下车,进入考场。
学生家长统一身着红衣,送上鼓励的拥抱。
天河中学考点,2022届毕业生、中山大学大一学生黄同学前来给学弟学妹们送考。
统筹:尹来 游曼妮 程小妹
记者:梁艳燕、孙小鹏、叶斯茗、杨晓彤
摄影:马强、冯宙锋、邹卫
视频:蔡文茵、罗雪纯、马强
实习生:饶阳阳 、吴纪蓝 、吴长蕊、伍铠澄、康琦悦 、陈紫琼、陈姝妃、刘海琼
编辑:程小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3新课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