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来到我家乡》在禅城首演,佛黎文旅融合发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3-06-27 08:17

6月26日下午,佛山市禅城区金马剧场中声乐阵阵,国旗飘扬。伴随着高昂的侗族大歌,红色情景歌舞剧《红军来到我家乡》首演仪式正式启动。

微信图片_20230626230221.jpg

活动现场,中共黎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甄映花在首演仪式上致辞,来自佛山市文化馆,禅城区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总工会等单位的代表同志出席启动仪式,近700名观众观看本场演出。

 

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的红色教育剧作

据南都记者了解,此次活动将持续到6月29日,演出共6场,观众预计达6000余人,其是东西部协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

该剧目包含“打开城门迎亲人”“鱼水情深诉真情”“黎平会议定方向”“曙光之城送亲人”“共赴红色春之约”等章节。主要围绕黎平会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以长征精神为主线,从小切口拓展表达历史大视角,艺术呈现红军进入黎平后与当地老百姓的军民鱼水情,以及黎平会议在党史中的重要意义。该剧目旨在激发禅城、黎平两地广大干部群众“不怕苦不怕难”的创业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携手打造推动两地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

微信图片_20230626230208.jpg

活动现场,青砖碧瓦的侗寨翘街影像与风情浓郁的黔家服饰交相辉映,《红军来到我家乡》尽显黎平的民俗历史文化和深厚的红色文化,给观众带来一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导向的视觉盛宴。

“这个情景剧再现了红军的光辉形象,也是黎平人民拥护共产党的生动写照。本次活动为两地深化合作筑牢了基础,接下来我们将共同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党建项目,通过红色文化推动文商旅的高度融合。”中共佛山市禅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罗毅韬表示。

加强东西部协作,佛黔交流助推文旅产业发展

“走进禅城,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黎平的红色文化,还有当地三十几个优质农产品。我们策划了农特产品的展览展销,希望以该剧目为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黎平,让好的农产品走进大湾区的餐桌,促进黎平旅游产业的发展。”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大才表示。

据南都记者了解,在佛黔两地共同制定的《黎平县2023年东西部协作工作要点》等文件指导下,截至2023年6月,黎平县已利用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4650万元,实施项目23个,四家班子领导带头赴广东招商9次,考察企业15家,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6家,实际投资额0.85亿元。

微信图片_20230626230231.jpg

与此同时,黎平县设立100万元消费协作奖补资金,鼓励企业扩大销售和增资扩产,将茶叶、油茶、蔬菜、刺绣等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销往省外1.2亿元。

此外,佛山市帮助黎平籍农村劳动力到广东省稳岗就业1903人,到除广东省、贵州省外其他地区稳岗就业317人,帮助省内就近就业874人。   

据了解,近年来,在佛山市特别是禅城区的大力支持下,佛黔文化交流、旅游合作持续加强,黔东南州针对佛山市出台了《佛山市民免门票游览黔东南旅游景点》等政策措施,佛山市民到黎平旅游、商务的人数日益增多。

佛黔两地还开展了非遗文化系列合作。据悉,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与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举行了艺术创作交流签约,将在设计赋能传统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为推动双方文化交流与保护传承,佛山市投资100余万元,携手黎平实施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三期共十卷,两地还在肇兴侗寨建立了“艺术创作交流基地“。

pic_1360418

融合香云纱工艺与黔东南民族特色的服装。

南都记者了解到,接下来,禅城区将继续强化佛黔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向黔东南三县聚焦,禅城黎平两地还将通过一系列艺术节推出展现两地文化的精彩作品,共同打造东西部协作文旅品牌,演绎黎平侗文化与佛山岭南文化碰撞融合、交流互动的精彩篇章。

“在乡村振兴中,佛山给予黔东南很大的支持,我们非常感谢禅城对黎平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帮扶。我们来到佛山,希望通过红色文化的交流来深化两地合作,欢迎佛山百姓走进黎平,感受我们的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 中共黎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甄映花表示。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孙振凌 实习生 陈若冰

编辑:孙振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