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IPO的敷尔佳:研发投入占比低,近半募资将用于营销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3-07-01 14:23

近日,南都记者注意到,证监会网站发布公告,同意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敷尔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这意味着,敷尔佳离发行上市又近了一步。

近年来,颜值经济的兴起,敷尔佳凭借“医美面膜”起家,迅速占据行业头部位置,继而开始冲刺IPO。而低成本高溢价、研发人员屈指可数、“医美”营销噱头等问题也让敷尔佳频繁陷入舆论旋涡。

如今的敷尔佳,离上市仅一步之遥,卸下“医美”光环,转入化妆品赛道以后,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一切有待解答。

售价上百成本仅10元

回顾敷尔佳的IPO之路,时间长达2年,过程颇为曲折。

2021年9月,敷尔佳首次向深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创业板上市。2021年12月,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深交所中止了敷尔佳发行上市的审核。2022年1月,敷尔佳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深交所恢复其发行上市的审核。2022年9月,敷尔佳创业板IPO顺利过会。2023年5月12日,敷尔佳进入提交注册阶段,最终于5月24日注册成功。

敷尔佳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具有广泛市场认知度和品牌影响力,从事专业皮肤护理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公司在售产品覆盖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主打敷料和贴、膜类产品,并推出了水、精华及乳液、喷雾、冻干粉等其他形态产品。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敷尔佳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报告,2020年,该公司贴片类产品销售额为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第一,占比21.3%;其中医疗器械类敷料贴类产品占比25.9%,市场排名第一;功能性护肤品贴膜类产品占比16.6%,市场排名第二。

微信图片_20230630200008.jpg

敷尔佳产品。

敷尔佳淘宝官方旗舰店显示,活动促销期间,敷尔佳白膜医用敷料售价为118元/盒;黑膜售价为159元/盒,每盒均为5片装,单片价格分别为23.6元、31.8元。南都记者注意到,据敷尔佳披露的问询函显示,2021年,敷尔佳医用敷料和面膜采购单价分别仅10.17元/盒、9.49元/盒。

售价上百元的面膜实际成本仅10元左右,为其带来了超高的净利润。

南都记者梳理敷尔佳招股书发现,近三年敷尔佳的经营业绩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2019年至2021年,敷尔佳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42亿元、15.85亿元、16.4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61亿元、6.47亿元、8.05亿元。

研发人员仅8人

近年来,敷尔佳采取了多种推广方式,如明星代言、综艺赞助、KOL推广、电商平台推广等,《妻子的浪漫旅行》《谁是宝藏歌手》《花花万物》等多档综艺节目中均出现过其身影。

成功的品牌营销背后,则是高额的营销费用。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敷尔佳的宣传推广费分别为7031万、1.6亿和2.3亿,占比达到60.93%、62.62%和89.26%。

而敷尔佳此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为18.97亿元,将用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及质量监测中心建设项目、品牌营销推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计划投入分别为6.55亿元、5691万元、8.85亿元、3亿元。其中品牌营销推广的资金投入占比达46.65%,而研发相关的资金投入占比仅3%。

南都记者注意到,除了高昂的营销费用,研发投入低、研发人员数量少也令敷尔佳饱受争议。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2年,敷尔佳研发费用分别为30.78万元、60.39万元、147.97万元、524.29万元及1542.61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8%、0.04%、0.09%、0.32%及0.87%,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而敷尔佳的研发人员数量始终保持在个位数。2021年,敷尔佳研发人员仅为6人,其中包括应届毕业生。截至2023年2月28日,研发人员增至8人,参与研发活动的人员为12人。

对此,敷尔佳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中表示,2018年-2022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较低,主要系公司上市销售的多款新产品均系基于原材料成品进行的配方、配比及原材料选择方向的研究,无需投入大量研发设备和研发人员团队开展研发。

针对外界的诸多质疑,6月30日,南都记者联系到敷尔佳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目前是静默期,暂时无法回应。

“医美面膜”的伪概念

近年来,随着颜值经济的兴起,“医美面膜”也迅速火爆出圈。

“医美面膜”这一概念有医又有美,天生自带光环,仿佛得到了某种权威认证,成为不少消费者心中专业和安全的象征。敷尔佳正是踩中了这一风口,迅速占据了行业头部位置。

一名资深医美用户告诉南都记者,医美面膜兴起于2019年,当时敷尔佳这个牌子确实很火,价格也不便宜,自己曾多次购买,“它家宣传是医用级别的,专门针对痘痘肌、敏感肌,听起来很安全。”

微信图片_20230630200017.png

社交平台上医美面膜推荐帖。

不单单是敷尔佳的产品,市面上有“械字号”“医美”加持的产品,都能实现高溢价,“医美面膜”俨然已经成为一门暴利生意。此前中泰证券曾测算,械字号面膜品牌商的毛利率在77%-83%,高出普通面膜30%左右,一度比肩茅台。

事实上,“医美面膜”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2020年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化妆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费陷阱》,明确指出不存在“械字号面膜”概念,“医美面膜”实为医用敷料,“妆字号面膜”不能宣称“医学护肤品”。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医生石蕾则公开表示,市面上“医美面膜”的叫法是被商家创造出来的。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有两种所谓的“械字号面膜”,一种是冷敷贴类的医疗器械,主要是用于人体的降温和退热;一种是医用敷料,主要用于人体表面浅表性的创伤修复。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相关规定,企业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一律不得生产和销售医用冷敷贴类产品。

随着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医美面膜”的伪概念被揭开,吃到市场早期红利的敷尔佳,如今已经卸下“械字号”的光环,开始转入化妆品赛道,不断推出化妆品类产品。据敷尔佳招股书显示,公司目前拥有49种产品,其中化妆品类产品数量为45种,医疗器械类产品数量为4种。

此次若能够成功发行上市,未来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唯有等待市场的检验。

采写:南都记者 张倩寒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消费研究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