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前,亚欣的母亲因病突然失明,当时亚欣刚好在家,她带着母亲上诊所做了检查,但是失明的原因一时半会也没查出来,她很是担心,但是亚欣心里很清楚,高考不会因为她的心情而推迟,她决定两个事情同时面对。
在亚欣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腿脚不便,一个患了三级肢体残疾,一个患了二级肢体残疾,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面对着生病的父母,她反而从中学会了乐观。今年的高考,亚欣超常发挥,顺利考上了广东一所211大学。
欢聚阳光助学志愿者们到学子家中走访
亚欣是2023欢聚阳光助学行动探访的其中一名学子。欢聚阳光助学行动由欢聚集团和南方都市报主办,并获得了凉茶品牌王老吉的支持,该活动面向广东全省,将遴选出100名2023级困难大学新生,为每名学子一次性资助5000元人民币,帮助其圆梦大学。
今年7月底,欢聚阳光助学的志愿者们走进阳江,了解递交了助学申请学子们的学业家庭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在走访的两日里,志愿者们遇到了一些故事。
不要担心
见到亚欣的时候,亚欣看到队伍庞大的志愿者队伍,有些腼腆,但是很快,她就展示出自己能说会道的一面。
亚欣住在阳江江城区一栋老旧的楼房里,她的家在二楼,房子不到60平方米,是她爷爷奶奶留下来的。靠近外门的阳台上种着由母亲打理的十来盆绿色的盆栽,亚欣房间靠墙的书柜里放满了各式的各样书籍,用于学习的折叠小桌子上则放着她正在学习的英语四级单词。
亚欣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她的父亲因身体不适,需要人照顾,回了阳西的老家,大她7岁的姐姐则在甘肃打工。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家的残疾人补贴,母亲有时候也会做一些手工,贴补家用。
回想起高考前那几天,亚欣的母亲陈姨很是懊恼,“如果当时不是(因为我)眼睛的问题,可能她不会那么焦虑,考试可能会好一点,这是我作为母亲的后悔。”因为担心亚欣焦虑,陈姨等她回校了才去住院,等她高考完又提前办理了出院手续。好在后来在治疗下,陈姨的眼睛好了起来。
比起母亲的担心,亚欣调节心态能力要更强一些。当她决定要同时面对高考和母亲的失明时,寄宿在学校的她在每天备战复习之后,就会抽时间打电话关心母亲的情况。高考比她平时考得还要更好一些。
对于今年的高考,亚欣说,“高考我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该学习学习,该玩就玩,我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家里人也没有给太大的压力,我好好学习,考上哪里就哪里,最后考了个211还挺好的。”
亚欣(左一)在跟志愿者们交流
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亚欣总能以平稳的心态看待,不着急,不强求。志愿者们见到亚欣的时候,亚欣穿着黄色的T恤,上面印着“Don’t worry,be happy(不要担心,要快乐).”这仿佛是她心态的真实写照。
不过,亚欣偶尔也有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比如有一次成绩突然掉了几十名,比如大学被调剂到俄语专业。亚欣喜欢慢跑。天气好的时候,压力大的时候,亚欣很喜欢这样一圈一圈地慢跑。一圈又一圈过后,她心里的压力便得到释放。
尽管家庭条件特殊,但是在与志愿者们的交流中,亚欣一直落落大方,对学习和生活很有自己的主见,心态也很积极。亚欣说,本来家里这种情况一般会影响小孩的心理,“但是我从小到大遇到的都是比较好的人,包括我的老师、同学,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个事情而看不起我,反而给予了更多的帮助。我自己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也还不错,他们会觉得我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会更注重培养,我就觉得这挺好的。”
再试一次
与亚欣一样,在高考前,杨杰也出现了意外,但是他心里的担子要更重一些。
这是杨杰第二年参加高考。杨杰是阳江阳春人,他的父母都在家务农,收入不固定,父亲还患有高血压疾病,夏天无法干活,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在上初中,生活捉襟见肘。
杨杰家里种的农田
杨杰是一名体育特长生,2022年高考时,他的分数只够上民办大学,但是他的家庭显然负担不起一年三万块的学费,他没敢把民办大学填写到志愿里,最终未能被任何大学录取,他决定复读。
然而,今年2月,在高考体育专项考试前两周,杨杰出现了意外情况,膝盖的半月板受伤了,这无形中给他考试带来了压力,最终虽然顺利过线,但他的体育成绩比平时少了约20来分。
杨杰说,“我心里会有一种负担,觉得膝盖受伤了,动作做起来会有束缚感,心里面会有一种暗示,觉得自己那里不太能用力,这形成一种极端的局面。”
选择复读,杨杰本来就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跟志愿者们谈起过去这一年时,杨杰忍不住眼眶泛红,流起了泪。
刚开始复读时,杨杰心里总会想很多,也很少跟同学交流,他担心考不上怎么办。而且,作为体育生,他需要兼顾体育专业课和文化课,高四第一学期,杨杰的时间主要花在体育训练上,等结束体育专项考试,又需要急忙把文化课补上,而数学又是他的短板,学起来有些吃力。
杨杰清楚自己的家庭状况,对他而言,再试一次的机会特别珍贵。好在最终高考综合分数比去年高了40多分,杨杰顺利被粤北一所本科大学的体育师范专业录取。得知高考分数的时候,杨杰已经在东莞的一家家具厂打工十来天了,每一天他要从早上7点半一直工作到晚上7点半,知道成绩的那一天,杨杰干起活来特别有干劲。
上高四的时候,杨杰每两周会回家一天,回到家的那天,他也会帮忙干家务,做做农活,他说,这不能用“忙”来形容,只是做一些该做的事。
杨杰(身着白色运动服)带领志愿者参观自家农田
杨杰很喜欢体育,特别是踢足球,如果有什么烦恼或者有什么负面情绪,只要运动一下,出一身汗,他就什么都好了,就会开心起来。
杨杰说,“体育也帮助了我很多。每一次遇到挫折、困难,就学会必须战胜它,而不是退缩、半途而废。坚持,这是最重要的了。去年我高考滑档了,家里又穷,如果没有父母支持,不继续读这一年,我可能就已经出来工作了,我觉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家在阳江的毓琳同样在去年选择了复读,虽然去年她已经考上本科,不过分数不高,无法报考满意的大学,毓琳心里有些不甘心,决定再试一次。
毓琳同样来自贫困的家庭,复读这一年,她的心理压力有点大,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经常要做核酸检测,身边陆陆续续也有人感染新冠病毒,对她备考状态有所影响。毓琳说,高四这一年,“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一样,大家都在往前走,在上大学,但是我一直停在高三这里,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今年高考前一天,毓琳第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考试第一天发挥得不是很好,好在最终毓琳顺利被广州一所理想的本科大学录取。
愿望朴实
毓琳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居住的房子藏在一条小巷子里,客厅斑驳的墙上贴着十几张毓琳的奖状。在毓琳上小学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因病去世,她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而现在,爷爷奶奶年纪渐长,行动也不太利索。
毓琳家里墙上贴的奖状
尽管从小家庭贫苦,毓琳有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从初中开始,她就喜欢上英语,那时她就尝试做英语翻译,渐渐也培养起读英语的语感。今年高考,毓琳的英语考了143分(注:满分150分)。
毓琳很喜欢听英文歌,她喜欢美国流行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刚好在志愿者队伍中,同样也有泰勒的粉丝,走访当天,毓琳和志愿者一起唱起了英文歌,于是,泰勒·斯威夫特的《The man》《love story》《cruel summer》以及特洛耶·希文的《blue》等悦耳的歌曲,便伴随着挂在墙壁上呼呼呼转动着的风扇声,在这个破旧的房子里荡漾开来。
毓琳说,上了大学之后,她想要参加更多的社团,也想要参加学校里的歌手比赛。
毓琳(粉色衣服)在跟志愿者们交流
亚欣被调剂到俄语专业,一开始心里还是有些难过,不过她很快就想通了,觉得在一个好的学校、好的平台会有更大的机会,要是实在不喜欢俄语,她可以考虑转专业,读研。
而在谈到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时,亚欣说,“我的梦想就是好好长大,找到一份比较热爱并且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够好好地孝顺父母,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亚欣从小到大接受过很多人的帮助,她也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成长至今,亚欣最感谢的人是初一的数学老师和她的母亲。数学老师徐老师总是很关心亚欣,在学习、生活中给予了她很多帮助,他用“不卑不亢”来形容亚欣,这给了她鼓励。而母亲则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人,原本母亲腿脚不适近乎瘫痪,却凭借这几年积极地治疗、锻炼,慢慢也能走路,在母亲身上,她学会了乐观面对。
杨杰最感谢的人也是他的父母,杨杰说,“我的爸妈一直都很支持我,无论做什么都会支持我,我爸妈是没上过什么学的,但是他们说,不读书什么也干不了,上学可以学到更多东西,可以走出大山,不用当农民这么辛苦,我知道,他们是发自内心跟我讲的道理。”
至于以后,杨杰想当一名体育老师,因为老师可以教育他人,而且容易跟学生打成一片,他觉得很有趣。
在走访的过程中,志愿者们还见到了擅长画画的美术生星星,今年她考上粤西一所本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星星的愿望很简单,星星说,“我未来的梦想就是能让我们家庭生活得更好一点。”
星星从小就喜欢画画,特别喜欢画一些卡通人物,同学们看到她画在课本里的画,都夸她画得很好,所以打小开始,星星对画画就有一种自信。画画对她而言也是一种放松方式,“画出来就觉得很快乐。”
星星的作品
作为一名美术生,在美术培训上需要更多的费用支出,但是星星的家庭并不宽裕。她的父亲在2015年因病去世,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靠妈妈当生活教师,而今年她和她姐姐同时考上大学。
高考前的美术集训,收费不低,星星心理压力很大,她深知妈妈的不容易,觉得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一定要考得好,才能不辜负她这么努力。好在最终顺利闯关。星星很感谢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想跟妈妈说,“我们长大了,接下来就是到我们来养你。”
守护梦想
此次到阳江走访,主要是2023欢聚阳光助学行动的志愿者们与递交申请的学子们进行深度交流。在聆听学子们的学业家庭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未来的设想的同时,志愿者们也会依据学子的个人情况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此外,志愿者们也给学子们带来了一些生活物资。
在走访的过程中,话不多、性格相对内向的星星在听了志愿者们的建议后,也在考虑要在大学期间加入更多的社团;将修读物联网专业的毓琳,在听了志愿者们的分享后,对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课程以及就业方向有所了解。
志愿者们到学子家里走访
2023欢聚阳光助学行动由欢聚集团和南方都市报主办,并获得了凉茶品牌王老吉的支持,活动已经于7月13日启动,将面向广东全省,遴选出100名2023级困难大学新生,为每名学子一次性资助5000元人民币,帮助其圆梦大学。
阳光助学行动是一个全国性大型公益平台,自2001年启动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捐资助学,22年累计直接资助超过23000名困难学子,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大学梦想。
阳光助学志愿者与学子合影
参与本次活动的欢聚集团,长期致力于关爱和守护困境学子的梦想,2022年,欢聚除了参与阳光助学活动以外,为改善乡村地区的教学与办公条件,还先后向潮州、茂名、清远等地捐赠书籍、文体用具、电脑等助学物资,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奉献力量。
同时,南方都市报自2003年也开始加入阳光助学行动,并一直坚持践行媒体责任,引入大数据、智库报告、公众调查、民意榜单和评价产品等手段,为助学等公益事业赋能。
除了阳江站外,2023欢聚阳光助学行动还将深入广东多个地市,一起去聆听和守护更多学子的梦想。
(应受访者要求,亚欣、杨杰、毓琳、星星为化名)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摄影:实习生 王一棠
编辑:詹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