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只有小部分人知道,佛山有一座存在了5200万年的古火山,它位于禅城区张槎街道的王借岗森林公园。9月23日晚,这片沉寂于时空中的土地涌动文化热流,“潮起汾江,织梦张槎”文化品牌在此重磅发布,张槎街道也提出要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奔赴千亿镇街。
文化品牌发布,一批重大文旅项目签约
活动当晚,张槎街道正式对外发布了“潮起汾江,织梦张槎”文化品牌,亮出“一山一河五馆八园”文化发展格局,旨在推动区域实现“文商旅产”四位融合发展。
其中,“一山”指王借岗,“一河”指汾江河,“五馆”包括三圣狮博物馆、南海十三郎粤剧体验馆、师出张槎/百粤美食展览馆、张槎名家书法陈列馆、糖艺术馆,“八园”是指佛山创意产业园、外滩酷玩天地、K—PARK文化创意产业园、佛山童装创客中心、智慧新城网红直播基地、光合设计文创园、帝欧大厦泛家居创意产业园、九江基艺术空间。
乘着“山河馆园”的规划蓝图,一批重大文旅项目现场举行了签约仪式。岭南文化雕塑园项目、光合文创园、帝欧大厦泛家居创意设计中心、广东科伺智能科技智造基地项目等达成协议,进一步推进规划落实落地,这也标志张槎将依托优质产业载体,吸引越来越多优质项目落户辖区。其中,创意产业园扩容也在与弼塘村签约中有望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 2023年中华龙狮大赛还在当晚正式宣发。今年11月,这项重量级赛事将在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新城中轴广场隆重举办,大赛以“龙腾盛世,狮舞和谐”为主题,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20多支优秀队伍参赛。
“我们在四季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力争要做到‘天天有节日、月月有惊喜、季季有主题、年年有特色’!”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永庆在文化品牌介绍中表示。
“张槎产业地图” 点亮,文化赋能奔赴“千亿镇街”
活动当晚,由张槎街道代表带领31个产业园区代表所组成“张槎产业方阵”登台,铿锵宣读《奋进千亿 织梦张槎》宣言,同时点亮“张槎产业地图”,这标志着张槎将依托广阔深厚的产业基础与文化资源,进一步推动“产城人文”全方位融合发展。
据了解,张槎仅28.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功创建了“丝光棉针织服装产业”和“现代电源(不间断电源)产业”2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4次获得“中国针织名镇”称号。2022年,张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千亿。未来,张槎将进一步以文化赋能产业,规划“名产、名园、名企、名人、名品”五大工程,到2025年,规划建成营收超百亿园区2个,超十亿园区20个。
禅城区委五届五次全会报告提出,各镇街要全力冲刺“千亿镇街”的目标,这是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作出的重要谋划,也是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禅城的重要路径,同时也为张槎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张槎提出要以文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未来五年,冲刺千亿镇街!
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礼锋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文化品牌的发布对禅城发展来说是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打造建设好大湾区新型商业消费中心的必要之举,是实现城市品质与格调双一流,展示城市美学的重要抓手,是打造工业升级版,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制造业当家的关键步骤。
近万市民到场观看,擦亮“师”出张槎城市IP
本次活动会场深度结合张槎“汾江源”文化特点,设置“万年火山” “千年非遗” “潮玩创产”三大活动区域。现场设有露营嘉年华、创意市集、百人共绘张槎文化长卷、中秋游园会等环节,其中,融入张槎街道龙狮、粤剧、书法等非遗元素还原的古代集市,猜灯谜、汉服秀等沉浸式体验,让市民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古时中秋游园氛围。
在现场,精彩的文艺汇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现场人气高涨。晚会以“飞龙在天,醒狮之师”“以食为天,粤菜之师”“广乐钧天,艺术之师”“如日中天,百业之师”为四大篇章,书法名家李小如、剪纸非遗传承人饶宝莲、陶艺大师范安琪等同台献艺通过情景表演、歌舞、非遗等节目,展示张槎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都记者了解到,张槎正在推广打造“师出张槎”文化IP,张槎街道位于岭南文脉轴线起点的汾江河源头,是中国龙狮运动名镇与三圣狮发源地,著名的禅狮圣城、粤剧之乡与书法之乡,涌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中国粤剧编曲名家南海十三郎江誉镠出生于禅城张槎下朗村,在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的广州,许多高级酒楼均由张槎人经营。
采写:南都记者 孙振凌 实习生 潘少凝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孙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