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广州高校学生为了赶作业,上演现代版‘头悬梁锥刺股’”的视频曾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在热搜视频的背后,是一场高等院校与游戏公司深度挖掘与发挥游戏赋能价值的探索。据了解,视频中学生参与的是广州美术学院联合网易游戏共同推出的“《蛋仔派对》游戏地图设计公开课程”,学生需要通过为期数月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最终设计一套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游戏地图。
在游戏地图设计的课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打磨专业技能,“命题作文”的授课模式也让学生懂得优秀艺术作品是兼具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硬道理,从而更好地在作品中体现自我表达和精神诉求,同时也让年轻人了解农村,走进农村,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现象、新模式。
在课堂之外,作为国民级的游戏产品,《蛋仔派对》开始充当着与多元领域互融互通的桥梁,通过其数字媒介化的平台以及王牌的地图创作编辑器功能,赋能教育、公益等领域实现内容多样化、场景化的转变,不断在“游戏+”的多维领域中展现社会关怀与责任。
在游戏中学习真本事
校企联合探索“另类”公开课
2023年上半学期,一项关于《蛋仔派对》游戏地图设计的公开课程引了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本科生李尚锡的注意。作为《蛋仔派对》的忠实玩家,在得知有望能将专业能力与兴趣爱好相结合时,李尚锡没有丝毫犹豫,与十多位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一起加入了该课程的学习队列。
在谈及课程设立的初衷时,广州美术学院动画专业负责人,副教授廖向荣表示,游戏和娱乐是人的天性,对于年轻人来说,游戏也可以成为开拓眼界,获取知识的窗口,在适度游戏中让游戏发挥正面积极的一面,将游戏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更能充分发挥游戏赋能的作用。
不过,课程并非李尚锡想得那么“简单”,因为课程内容是“命题作文”。课程要求学生设计一套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游戏地图的方式,将乡村场景转化成动态的数字场景。这不仅考验学生对系统设计的创新与概念方案表达、技术手段的实践性探索、作品的完成方法与质量等能力,还要考验学生对于游戏地图设计融合呈现文化美学的破题能力,独立思考与制作一张游戏性与文化性兼具适用于《蛋仔派对》的游戏地图。
“一开始听到要结合‘乡村振兴’主题时,我内心是没有底的,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能力不能够充分表达相关乡村振兴的相关内涵与方向。”李尚锡也坦言道,这也给他“上了一课”,让他知道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兼顾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
“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可以激发年轻人的精神诉求和自我表达,传播国家政策,帮助年轻人了解农村,走进农村,扩大就业面,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现象、新模式。”廖向荣向记者透露,在课程初期,有一些同学不了解课程设置目的,也曾提出疑问。他们则是通过邀请《蛋仔派对》的职业做图师充当课程顾问,为学生们讲解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最终打消了学生的疑虑,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命题作文”并不好答
认知蜕变从而领略游戏之美
对于学生而言,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美丽乡村的历史建筑、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底蕴进行总结凝练并融合到地图设计之中,是一大挑战。
在创作方向上,李尚锡自然而然地选择了高州市根子镇的“贡园”作为设计对象。“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古荔枝树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古荔园之一……”看到近在身边但如此“陌生”的根子贡园资料,李尚锡开始意识到,在身边仍有许多诸如“根子贡园”的传统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有待挖掘与宣传,需要用更多元、更创新的方式让明珠不再蒙尘。
这也让李尚锡暗自下定决心,要通过游戏地图设计让更多人认识与领略根子贡园以及荔枝文化的风采。因此,李尚锡不仅将古梨树“搬”进游戏版图,让红荔似海的景象在游戏中复现,还在游戏中复刻出观荔亭、中国荔枝博览馆等古今建筑,突破时空限制,徐徐展开根子镇2000多年的荔枝文化画卷。
围绕根子贡园打造的“千年荔园”的游戏地图上线之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游戏中,有13.6万玩家游玩过该地图,超过1.2万玩家收藏了该地图,游戏地图也收获“神作:绝美之景”的评价。不过,最让李尚锡触动的是玩家的一句留言:我是化州的,只知道高州盛产荔枝但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今天见识到啦。
“在游戏地图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一开始只在乎游玩的乐趣够不够。”李坦言,但我们逐渐沉下心去制作时,才发现游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娱乐性,其带有更多的文化传播价值、情感体验价值,我也很欣慰地看到通过这个地图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个地方进而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与《千年荔园》取得同样佳绩的还有吴竺珂小组的《雍陌奇旅》地图。《雍陌奇旅》吸引了14.2万玩家游玩,有2258人参与推荐,同样收获“神作:绝美之景”的评价。
“我是被雍陌村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所吸引,雍陌村名称源于香山四贤郑子纲的号,放弃功名的他帮助村子改善乡俗、消除陋习,其后人郑观应更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编撰了《盛世危言》等书籍。”吴竺珂表示,这座北宋年间的千年古村所体现的不忘根本,勇于传承的特质尤为打动人,这也让她生出一种使命感:要让更多的人看见以及领略雍陌村的美。
在游戏地图创作的过程中,也让有志于游戏开发的吴竺珂有了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希望探索如何利用地图与游玩地图的玩家实现情感链接。她开始认真思考设计师角度与玩家角度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思考如何将现实内容如何在游戏中体现甚至升华,思考作品如何做到推陈出新从而体现作品的差异性。
吴竺珂在还原雍陌村的真实场景的基础上,还在地图设计中加入了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比如让整个雍陌村慢慢地从水中漂起来,或者闯关中加入在圆盘上旋转的代表性建筑,去平衡虚拟和现实两者的关系。同时,她还在地图中加入了有关雍陌村历史资料的知识问答,力求做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在评价课程成效时,《蛋仔派对》项目组方面予以肯定并表示,在本次课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了美术专业的优势,完成了兼具乡村特色及艺术美感的精美作品,上述《千年荔园》《雍陌奇旅》等精品作品,受到了近百万玩家的喜爱与认可。
从娱乐价值到促进社会正向发展
游戏“出圈”赋能社会重要议题
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其现阶段主要议题之一在于借用数字化手段,让非遗项目、历史村落、人文景观等乡村文化资源焕发新颜,进而激发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在这个过程中,游戏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现象、新模式。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充分运用动漫、游戏、数字艺术、知识服务、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等产业形态,挖掘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独具当地特色的主题形象,带动地域宣传推广、文创产品开发、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
游戏的赋能作用不止于乡村振兴,其借助互动机制、技术研发、凝聚用户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在社会重大主题中频频绽放异彩。《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集成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比如,《蛋仔派对》始终致力于积极探索“游戏+”的应用边界,利用“蛋仔”这一极具亲和力的IP形象和自身强大的内容承载优势赋能教育、公益、未成年保护等多个领域。
在教育层面,《蛋仔派对》开展了航天主题科普联动,以游戏内沉浸式月球基地场景、月球主题地图与游戏外月球趣味科普系列视频带领用户沉浸式探月,充分展现《蛋仔派对》在内容承载上的寓教于乐属性;同时,《蛋仔派对》联合北京市委网信办、上海网安、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西安公安、广州公安等多家权威单位,坚持走在防诈一线,以线上防诈主题地图、漫画、防诈神曲MV,线下进校园防诈科普活动等形式打开多元通路,构建政企联动联防,进一步织密防诈网络。
在公益层面,《蛋仔派对》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作,终身认养大熊猫“吵吵”并将之命名为“蛋仔”;同时,《蛋仔派对》还携手中国思源工程基金会和能量中国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向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蒙自市水田乡捐赠共计80盏太阳能路灯,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在未保层面,《蛋仔派对》还参与了中国福利基金会·鸿基金“爱的图书馆”项目,在贵州镇远县黄桑小学、松柏小学修建2所爱心图书馆, 为每所小学提供2000本左右的图书,并将在后续5年持续补充部分书本,为更多大山里的孩子与世界之间的链接打开一扇窗。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培均
出品:南都·湾财社 科创工作室
编辑:陈培均